《武侯庙》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悼念诸葛亮。前两句描写武侯庙内外景色,描写山之空寂,也暗示诸葛亮一生的志业早已随岁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后两句以短短十个字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诸葛亮放弃早年隐居南阳的生活而终身尽瘁国事,以身许国义无反顾的境遇和心情。全诗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言简意...
《武侯庙》是明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既是一首凭吊诗,又是一首咏史诗。首联从诸葛亮在世时活动的重要地点入笔,浓缩了诸葛亮由生至死的过程;颔联直接揭示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哀伤;颈联又掉转笔锋,描绘凄凉迷茫的景色,烘托了作者的哀伤和痛惜;尾联客观而又公允地为诸葛亮的一生作出的评价。这首诗集中...
《武侯庙》原文 唐代: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武侯庙的孔明先生的画像早已遗落不知何处,整座山空寂只有草木徒长。 站在这里好似还能听到诸葛亮作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再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了啊。 注释 (1) 武侯:指诸葛亮。诸葛亮...
唐代诗人杜甫的《武侯庙》一诗,深情悼念了诸葛亮。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武侯庙的内外景色,山间的空寂之感,暗示了诸葛亮一生的志业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成空。后两句则用简短的十个字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表达了他放弃早年隐居南阳的生活,终身为国事尽瘁,以身许国,义无反顾的境遇和心情。整首诗虚实...
《武侯庙》是杜甫在武侯庙留下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开篇,通过描绘武侯庙内外景象的衰败与自然的生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诸葛亮一生的志业虽已消逝,但其精神却如同山川草木一般,生生不息。后两句“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则直接概括了诸葛亮从隐居南阳到...
宋祝穆《方舆胜览》载:武侯庙“在府西北二里今为乘烟观……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内,桓温平蜀,夷少城,独存孔明庙。”李雄304年在成都称王,则所建孔明庙的时间应在西晋末东晋初,位置在当时的少城内,并不在城市西南。杜甫《蜀相》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759年冬到成都,《蜀相》...
《武侯庙》是杜甫的一首佳作,它描绘了武侯庙的荒凉景象,并借此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深深敬仰和怀念。诗的前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以庙中的壁画脱落和空寂的山林为背景,烘托出一种萧条破败的氛围。而后两句,“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则通过想象诸葛亮的声音,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这首...
我第一次去武侯庙的时候,就感觉像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力量的地方。一进门,就能看到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柱子啊,房梁啊,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庙里面很安静,安静得我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就像周围的一切都在屏住呼吸,生怕打扰了诸葛亮的清净似的。 武侯庙里面有诸葛亮的塑像,那塑像看起来可威严了。他穿着那种...
科普一下:武侯祠位于成都,武侯墓在汉中勉县,而武侯庙则坐落在宝鸡岐山五丈原,这里是诸葛亮去世的地方。其实,勉县还有一个武侯祠,但大家一般只知道成都的那个。早上逛完勉县的古迹后,我直接坐高铁到宝鸡岐山站。出站后可以选择公交或者打车前往五丈原武侯庙。因为时间紧迫,我选择了包车,100元让司机送我到庙里,等我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