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又名《江月令》、《步虚词》、《壶天晓》、《白苹香》等,双调。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西江月”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最初为民间流行歌曲,后来因为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文人创作统一,格律逐渐完善,直至最后脱离乐谱成为成熟的文学范式。
注释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上下片字句作法相同。遣兴:遣发意兴,抒写意兴。那:同“哪”。我醉何如:我醉成什么样子。创作背景 这首词应当作于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2月5日...
寒光亭下,湖水映照天空,真是天水一色,水面上飞起一群沙鸥。 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题溧阳三塔寺: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三塔寺,溧阳境内寺名。这首词原无题,南宋周密《绝妙...
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上下片字句作法相同。 遣兴:遣发意兴,抒写意兴。 那:同“哪”。 我醉何如:我醉成什么样子。 创作背景 这首词应当作于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