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唯识三十颂 背诵】 9 此心所遍行 别境善烦恼 随烦恼不定 皆三受相应 10 初遍行触等 次别境谓欲 胜解念定慧 所缘事不同
颂曰 此心所遍行 别境善烦恼 随烦恼不定 皆三受相应 简疏 前六识相应的心所有法:一遍行心所五种;二别境心所五种;三善心所十一种;四烦恼心所六种;五随烦恼心所二十种;六不定心所四种。此五十一种心所,为什么与前六识的苦、乐、捨三受能相容相俱呢?因为:一心所恒依心起;二心所与心法相应;三心所系...
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和澹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
复遍行海滨,审视形势,增屯要害处,以备不虞。理宗即位,擢礼部侍郎。上问谦吏,德秀以知袁州赵夫对,亲擢之直秘阁、为监司。具手劄①入谢,因言崔与之帅蜀,杨长儒帅闽,皆有廉声,乞广加咨访。德秀屡进鲠言,上皆虚心开纳,而弥远益严惮之,乃谋所以相撼,畏公议未敢发。后给...
B、德秀屡进鲠言/上皆虚心开纳/而弥远益严/惮之乃谋所以相撼/畏公议未敢发/给事中王塈/盛章始驳德秀所主济王赠典/继而殿中侍御史莫泽劾之/落职罢祠。C、德秀屡进鲠言/上皆虚心开纳/而弥远益严惮之/乃谋所以相撼/畏公议未敢/发给事中王塈/盛章始驳德秀所主济王赠典/继而...
三峡截流了得,截"意识"流更了得! 唯识学 此种妄念潜流,乃唯识所说的五遍行心所﹣﹣意、触、受、想、思﹣﹣中之"作意"。以第八识,乃一精明之体,本无善恶。共前五识,-﹣乃八识精明,应五根照境之用,同一现量,亦无善恶。 其六、七二识,正 - 冉冉于20240606发布在抖
答:四禅八定是因缘法,并没有完成这一说;至于灭尽定更需要培养灭受想的习气;寻灭止观(定慧之路)能说完成的法只有二种情况:1、(观因果)是破我见,破我见后是不必再修再破,可以说修完;2、远离十八界进入法性光明,出来自己知道断烦恼(尽智)及空性无生(无生智)才是阿罗汉,此人才是修完不必再修。若有人...
于此心之波澜、数数现行,调用“如理所引”的审虑所缘,五遍行中思心所正确起用,如理引导作意心所,观察触、受、想三心所,于一切时、一切地、一切心、一切性周遍行运,对五别境中的欲心所生起殊胜见解(胜解心所),导向正确方向,念念不忘、持不令失(念心所),长时间等引、等持(定心所),于是思起风云、...
B、德秀屡进鲠言/上皆虚心开纳/而弥远益严/惮之乃谋所以相撼/畏公议未敢发/给事中王塈/盛章始驳德秀所主济王赠典/继而殿中侍御史莫泽劾之/落职罢祠。C、德秀屡进鲠言/上皆虚心开纳/而弥远益严惮之/乃谋所以相撼/畏公议未敢/发给事中王塈/盛章始驳德秀所主济王赠典/...
德秀祭兵死者,复遍行海滨,审视形势,增屯要害处,亲授方略,禽之。以集英殿修撰知隆兴府。尤留意军政,欲分鄂州军屯武昌,及通广盐于赣与南安,以弭汀、赣盐寇。未及行,丁忧归。明年,蕲、黄失守,盗起南安,讨之数载始平,人服德秀先见。理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德秀屡进鲠言,上皆虚心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