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诸佛正遍知海 诸佛:指的是佛教中的众多佛陀,他们已达到究竟圆满的觉悟境界。 正遍知:是佛陀的智慧特质之一,意指佛陀正确地、全面地了解一切法,无有遗漏和谬误。这种智慧如海一般深广无边,因此被称为“正遍知海”。 二、从心想生 心想:指的是众生的心念、思维活动。在佛教中,心被认为是创造一切法(包括...
又作正遍知海。正遍知,为佛十号之一,意谓佛真正遍知一切法,此‘知’如海之深广无边不可测量,故以海比喻之。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往生论注卷上](参阅‘正遍知’2001)更多:https://www.bmcx.com/
(譬喻)佛之正遍知,深广而不可测量,故譬之于海。观无量寿经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往生论注上曰:‘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无相,故诸佛无知也,以无知故无不知也,无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是知深广,不可测量,故譬海也。’观经妙宗钞上曰:‘三智融妙名正遍知,无量甚深故喻如海...
(譬喻)佛之正 徧 知,深广而不可测量,故譬之于海。观无量寿经曰:「诸佛正 徧 知海,从心想生。」往生论注上曰:「正 徧 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无相,故诸佛无知也,以无知故无不知也,无知而知者是正 徧 知也。是知深广,不可测量,故譬海也。」观经妙宗钞上曰:「三...
印光大师【一日禅】 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佛在摩竭提国,灵鹫山中,说: 阿弥陀佛,最初因地,弃国出家,发四十八愿。 又复久经长劫,依愿修行。 迨至福慧圆满,得成佛道。 所感之世界庄严,妙莫能名。 十...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362025-01 3 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 562025-01 4 第六观 572025-01 5 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352025-01 6 第四观 402025-01 7 第三观 642025-01 8 第二观 442025-01 9 初观 392025-01 10 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就是得一切种智。我等凡夫也有一切种智,但是被分别执著遮盖住了。透过名号中的智慧,可以开发吾人本具的智慧。每一声佛号都显发着阿弥陀佛的智慧。要修福修慧,在这句名号中就完全具足。信愿持名是福中之福,是善中之善,是智慧中的无上智慧。--大安...
所以说,佛陀的种种的菩提心、六波罗蜜的因地,它的根本就是“想”,就有这样的一个思想、一种清净的思想来推动的。所以这个地方,“正遍知海”是果,因地就是“想”。凡夫的时候他有这样一种取相分别的思想。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当然我们的“想”在无量无边的境界里面去分别...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3楼2025-02-15 10:54 回复 一境三谛 中级粉丝 2 39、法界身者。法界是众生心法也。以心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故名心为法界。法界能生诸如来相好身。是故佛身名法界身。是身不行他缘。是故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众生心想佛时。佛身相好。显现众生心中也。 40、是心作佛。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就是得一切种智。我等凡夫也有一切种智,但是被分别执著遮盖住了。透过名号中的智慧,可以开发吾人本具的智慧。每一声佛号都显发着阿弥陀佛的智慧。要修福修慧,在这句名号中就完全具足。信愿持名是福中之福,是善中之善,是智慧中的无上智慧。——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