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容汤 . 方剂来源于明朝《审视瑶函》。 正容汤出自眼科大全《审视瑶函》,为明代傅仁宇(允科)所著,成书于一六四四年。该汤方由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星、白僵蚕、半夏、木瓜、甘草、黄松节(茯神心木)、生姜、酒等组成,具有祛风除痰,通利络道之功效,主治风邪外袭,痰湿阻...
正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审视瑶函》卷六,用于祛风化痰,舒筋活络。治风痰痹阻经络,口眼歪斜,仪容不正。 【方剂组成】 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星、白僵蚕、半夏(制)、水瓜、甘草、黄松节(即茯神心木)各等分。 【功能主治】 本方有祛风化痰,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痰痹阻经络,口眼歪斜,仪容不正,症见...
正容汤 出处:《生姜水煎,去渣加酒冲服。用于风中络脉之口眼喎斜症。有袪风通络之功。 “口眼喎斜”症,是口歪斜而目不能紧台之称,多由于风痰阻于经络所致,类似现在之颜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由于服用本方之后,可以袪风化痰,疏通经络,从而使歪斜不正之口眼、仪容恢复正常,故而名之“正容汤”。正确...
正容汤 正容汤用于祛风化痰,舒筋活络。治风痰痹阻经络,口眼歪斜,仪容不正。 正容汤--《审视瑶函》卷六 【处方】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星、白僵蚕、半夏(制)、水瓜、甘草、黄松节(即茯神心木)各等分。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舒筋活络。治风痰痹阻经络,口眼歪斜,仪容不正。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用...
正容汤 【方剂名】正容汤,出自明·《审视瑶函》。 【组成】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南星、白僵蚕、制半夏、木瓜、甘草、茯神心木。 【用法】上药各等分,共研为粗末。每次9克,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加酒一杯冲服,每日2次。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正容汤(《审视瑶函》)【组成】羌活10g 防风15g 秦艽15g 生姜15g 白附子15g 胆南星15g 僵蚕10g 半夏15g 木瓜20g 松节20g 甘草10g 【用法】加酒一两和水煎服。【主治】风痰阻络,口眼㖞斜。【证析】口眼㖞斜,是本方主证,据此而知属于经脉挛急,病位应在肝系。导致经脉挛急机理不一。若因外感风寒...
『华秘:面瘫』正容汤 [处方名称]正容汤 [功能主治]功能辛散风寒,温通筋络,化痰和血。主治面神经麻痹。[处方组成](l)羌活4.5克、防风4.5克、白附子4.5克、茯神水或黄松节3克,半夏4.5克、甘草3克、胆南星3克、木瓜3克、秦艽6克、僵蚕9克、黄酒30克(分兑)。上药加水4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去渣,...
正容汤可以起到祛风化痰的功效,还有舒筋活络的作用,能够治疗风痰闭阻经络,还可以治疗仪容不正,常见症状是口眼歪斜或者面部麻木也可以改善流口水,用药时可以加酒适量热敷,通常包含的药物成分有秦艽、胆星、白僵蚕、半夏、也包含防风、木瓜、甘草等,需要根据医生指导服用药物,不能盲目用药。
正容汤合牵正散治面瘫效果好 加兰他敏。治疗20余天,病情未见缓解,患儿却食欲大增,身体发胖,已形成满月脸,生出了淡淡的胡须。其母焦急万分。在 用法:每日1剂,2次分服。同时针刺合谷、地仓、颊车、太阳、下关、翳风、颧髎、承泣、球后等穴位。患者每天在门诊接受针灸治疗1次...
正容汤 【来源】《审视瑶函》卷六。 【组成】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星白僵蚕半夏(制)水瓜甘草、黄松节(即茯神心木)各等分 【用法】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00毫升,去滓,加酒适量热服。 【功用】祛风化痰,舒筋活络。 【主治】风痰痹阻经络,口眼歪斜,仪容不正。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