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靖阳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 摘要:顾颉刚在歌谣运动中取得的民俗学研究实绩已为人所熟知,但其在北大国学门中编辑刊物的经历同样值得关注。经考证,顾颉刚于1923 年12月18日首次被常惠邀请接手《歌谣》,在1924年4月10日正式成为该刊主编...
歌谣周刊:民谣复兴的起点,本视频由秒懂大百科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民俗传承:民俗文化在代际和群体间的传递与延续过程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传统节日,分春社和秋社 歌谣周刊:1922年北京大学创办的民间歌谣研究刊物 六礼:古代婚姻礼仪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民俗主义:将民俗现象脱离原语境进行重构利用的行为或理论 百工五法:中国传统工匠的五大基本技法(锛、凿、斧、...
东方文化书局影印《歌谣周刊》(全三册),《歌谣周刊》创刊于1922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个民间文学刊物。1925年6月28日并入《国学门周刊》,共出版97期及周年增刊一册。先后由常惠、顾颉刚、魏建功、董作宾等负责编辑。,,歌曲/歌谱,se79437142,歌曲/歌谱,民歌民谣,,80-85年,,
《歌谣周刊》 : 中国第一个民间文学刊物。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办。1922年12月17日创刊,到1925年 6月28日并入《国学门周刊》,共出版97期及周年增刊一册。最早作为北京大学《日刊》附张印发,自25期起脱离北京大学《日刊》,独立发行。《歌谣周刊》先后由常惠、顾颉刚、魏建功、董作宾等负责编辑。
作者:北大研究所国学歌谣研究会 出版社:北大研究国学歌谣研究会 出版时间:1962-00-00 开本:16开 印刷时间:1962-00-00 ,购买歌谣周刊第三册合订本(影音本)等文学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
北大《歌谣周刊》和中山大学《民俗》都是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二.两次思想转变 (一)第一次质的转变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这一时期出现的民俗研究团体、民俗书刊和民俗学者的学术活动,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围绕雅俗文化对立的基本...
发现女性的光辉:《歌谣周刊》的妇女歌谣研究 李传军 张 娇 青岛大学 历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妇女歌谣自《歌谣周刊》创刊之初便是歌谣搜集与研究的一大重要主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歌谣与妇女所具有的内在天然联系和外部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背景合力作用的结果。《歌谣周刊》作者们对妇女歌谣的研究一定程度...
题目询问由蔡元培、沈尹默、刘半农建立的歌谣研究会创办《歌谣周刊》并将儿童歌谣称为“儿歌”的具体时间。 1. **歌谣研究会成立背景**:20世纪初期,北京大学在蔡元培推动下开展民间歌谣收集运动。 2. **关键时间点**: - **A.1912年**:此时中华民国刚成立,歌谣研究会尚未成立,排除。 - **B.1914年**和*...
《歌谣周刊》是在现代新文化运动中作为北大的学术刊物出版的,它又以周刊的形式持续刊载寄自全国各地的歌谣及其讨论文章,每期销售达千份,所以传播很快,影响很大。1924年1月30日,《歌谣》发行一年多后,歌谣研究会就迎来了一批新会员,他们中间包括傅振伦、董作宾、容庚、容肇祖这些后来都卓有建树的文化学者,连远在法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