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
欧体楷书,晋公子书法,临九成宫 晋公子书法,临楷书九成宫 #书法#传统文化#楷书 晋公子书法临摹,临楷书九成宫 晋公子楷书临摹,欧阳询九成宫碑 书法爱好者,晋公子临楷书九成宫 晋公子书法,临楷书九成宫碑 晋公子书法日课,楷书九成宫 晋公子书法,临摹楷书,九成宫醴泉铭 晋公子书法,临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 晋公子书法...
楷书是书法“五体”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唐代以后是众多书家的入门必选,苏轼说“真如立,行、草如行如走”,这也能看出它受众之广。楷书有“四大家”一说,他们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子昂。除了赵,前三位都是唐朝人。唐朝是楷书与草书的全盛期,也是这两种字体法度的完善期,出了很多宗师巨擘,能在这...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年)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高247cm,宽120cm,厚27cm,约1200字。《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
欧阳询楷书结字三十六法 1排叠 灵 书写时,根据每个字的点画多少和长短安排好体形大小与疏密,使其匀称停当,阔狭适度。对笔画多的,如“灵、藁、馨、窦、墨、颦、羸、爨”等字,虽然排叠紧密,但能互不触犯,对横排“糸”旁、“言”旁的宇,点画也须各有位置。在《八诀》中所说的“分间布白”,又...
欧阳通楷书《道因法师碑》,清末拓本 尺寸101.45*223.95厘米 欧阳通楷书《道因法师碑》,清末拓本 尺寸101.45*223.95厘米 欧阳通楷书《道因法师碑》,清末拓本 尺寸101.45*223.95厘米 欧阳通楷书《道因法师碑》,清末拓本 尺寸101.45*223.95厘米 欧阳通楷书《道因法师碑》,清末拓本 尺寸101.45*223.95...
欧阳询楷书《千字文》欣赏 欧阳询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以楷书和行书著称。在众多书法家中,欧阳询被誉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体、柳体、赵体并驾齐驱。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欧体的字形刚劲...
首先,欧阳询的楷书作品虽然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虽然风格严谨、端庄,但毕竟缺乏一些动态变化,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而行书则不同,它既有楷书的基础,又融入了草书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欧阳询的行书作品在结构上保持了楷书的严谨,而灵动的笔势,平添了几分活力。因而欧公的行书线条,则更加流畅、自然...
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欧阳询十大书法作品。1、《九成宫醴泉铭》:此作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最能代表“欧体”楷书特点和...
学界认为此碑是欧阳询早年作品,相较于中晚年时期的风格鲜明、精深莫测,此时的作品融合魏碑、隋碑用笔,包含几分隶意,同时也是“欧楷”最为峭拔险绝之时。《皇甫诞君碑》严格来说是隋朝末年的作品,但依然被划为“唐楷”体系。此作由于志宁制、欧阳询亲自书丹,全碑28行、满行59个字,单字大小约2.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