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的作品不仅反映了重大事件,还继承了杜甫和白居易的传统,关注民生疾苦。他的写日常生活琐事的诗,如《鲁山山行》和《东溪》,为宋诗开辟了更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走向。他的艺术追求是“平淡”。🌊 苏舜钦(初见宋诗畅尽而伤直露的特点) 苏舜钦早期的作品反映了时政,抒发了政治感慨。被逐后,他的作品则抒写了愤懑之...
试题来源: 解析 答:宋仁宗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为代表的诗人,对诗歌进行了改革,将诗歌引入了新的方向。他们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多写古体诗,拉近诗歌与政治与社会的距离,在艺术上进行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等新的尝试。反馈 收藏
他们这类七古还有许多直接来源于对韩孟诗派题材和构思的效仿,如欧阳修《菱溪大石》和苏舜钦《和菱溪石歌》,欧阳修《有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簟,皆佳物也,余既喜睡,而得此二者,不胜其乐,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和梅尧臣《次韵和...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的诗文共同点包括()。A.都创作了批评朝廷政治弊端的诗。B.都关注现实生活。C.都有关注民生疾苦的诗。D.都重视与道的关系。
范仲淹、李觏、尹洙、..范仲淹、李觏、尹洙、石延年、苏舜钦、梅尧臣、宋祁、欧阳修和苏氏父子、王安石、曾巩等人。先是范仲淹在仁宗天圣三年(1025)提出的改革时弊政纲中,主张改革文风。天圣七年(1029)、明道二年(1033)
点,其表现手法也必然要相应不断地有所发展。现在梅尧臣、欧阳修、苏舜钦高举起 诗文革新运动的大旗。决心一扫五代、西嵬积弊,直接二百年前自居易提出的“歌诗合 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的口号,再次强调“因事”、“泽物”、“济时”、“有用”①的主张, ...
【甲】被誉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欧阳修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有宋以来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梅尧臣和苏舜钦对他起了启蒙的作用,可是他对语言的把握,对字句和音节的感性,都在他们之上。他深受李白和韩愈的影响,要想一方面保存唐人定下来的形式,一方面使这些形式具有弹性,可以比较畅所欲言...
欧阳修(完本) by:戴氏书屋 1630 人活起伏,欧阳修 by:肉虫虫起伏人生 6622 秋声赋 (欧阳修) by:会唱歌的鸢尾 1万 卖油翁 宋 欧阳修 by:小巧小玲 72.7万 醉翁亭记•欧阳修 by:奇覃轩 7014 秋声赋 | 欧阳修 by:马桂峰 14.4万 欧阳修传:世俗的圣贤 ...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
梅尧臣和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对北宋诗文革新有较大的贡献,开 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 梅尧臣 梅尧臣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其内容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另一类是写个人日常生活的 琐碎事务。 梅尧臣作诗追求“苦硬”、“瘦劲”,其实是要求平淡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