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模量就是塑性阶段,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之间的曲线斜率。是应力应变曲线上应力对应变的一阶导数。其大小与应力水平有关,并非一定值。切线模量一般用于增量有限元计算。切线模量和屈服应力的单位都是牛每平方米。10 截面模量(Section Modulus)截面模量是构件截面的一个力学特性,是表示构件截面抵抗某种变形能力的指标,...
1、弹性模量:材料的“内在弹性” 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也称作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是衡量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反映了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形变(弹性变形)的能力。简单来说,弹性模量越大,材料在受到相同外力时产生的变形就越小,也就是说,材料的“内在...
模量的计算 弹性模量公式:e=( f/s)/(dl/l)。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对一根细杆施加一个拉力f,这个拉力除以杆的截面积s,称为“线应力”,杆的伸长量dl除以原长l,称为“线应变”。线应力除以线应变就等于杨氏模量e=(f/s)/(dl/l)。体积应变:对弹性...
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应力和应变的比值,量纲是L-1MT-2,常用单位是MPa和GPa。如果在应力和应变上加上限定条件和修饰词语,就会衍生出不同的模量,比如最常用的弹性模量E(或杨氏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正应力与正应变的比值,如图1就是低碳钢拉伸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图,图中Oa段为弹性变形,该段的斜率值...
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应力与应变之比。模量的倒数称为柔量,用J表示。意义: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 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应力与应变之比。相应于不同的受力状态,有不同的称谓。
弹性模量,通常表示为E,是描述材料弹性性能的一个关键参数,它衡量了材料在受力后弹性变形的程度。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是:E = 应力(Stress) / 应变(Strain)其中:E 表示弹性模量,通常以兆帕斯(MPa)或千帕斯(kPa)为单位。应力(Stress)是单位面积上的力,通常以兆帕斯或千帕斯为单位。应变(...
一、指代不同 1、高硬度: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2、高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应力与应变之比。二、特点不同 1、高硬度:固体对外界物体入侵的局部抵抗能力,是比较各种材料软硬的指标。由于规定了不同的测试方法,所以有不同的硬度标准。各种硬度标准的力学含义不同,相互不能直接...
弹性模量: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满足胡克定律( Hooke's law ,也译作虎克定律:固体材料受力之后,材料中的应力与应变之间成线性关系,F=-k·x),其比例系数(k)称为弹性模量(E)。 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 / modulus of elasticity)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总称,...
我们最早接触到刚度这个概念,应该是在学习弹簧这个物理构件的时候,弹簧的刚度k定义于弹簧受力F与其变形δ的比值。在简单的情形下,我们认为弹簧刚度k是一个常量,而杨氏模量E则最早出现在材料力学当中,定义为应力与应变的比值(一维情况下)。 更广义的来说,刚度可以推广为某种结构针...
1. DMA测试中的模量概念 储能模量E’: 是指材料在发生形变时,由于弹性(可逆)形变而储存能量的大小,反映材料弹性大小; 损耗模量E’’: 是指材料在发生形变时,由于粘性形变(不可逆)而损耗的能量大小,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