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这股子认真劲儿,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她的父亲樊际麟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位工程师。父亲给樊锦诗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做事认真,工作起来非常卖力。樊锦诗说,父亲下班回家后,不是拿着丁字尺、三角板,弯着腰趴在桌子上废寝忘食地工作,就是在看书。父亲对...
樊锦诗生平简介 樊锦诗,女,汉族,1938年7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中共党员。她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以及《敦煌研究》期刊的主编。 樊锦诗的教育背景丰富,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
樊锦诗,女,汉族,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中共党员,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她已在敦煌坚持工作五十余年,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工作。作为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领军人物之一,樊锦诗被誉为“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壹:人物简介 樊锦诗,1938年7月生,198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
樊锦诗 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女,汉族,中共党员,浙江省杭州市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第十一、十二届全国...
1962年,是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樊锦诗最后一学年的大学生活,按照惯例,毕业班学生可以选择前往若干文化遗产地参加毕业实习。当年8月,她跟随老师宿白先生和同学,带着无限憧憬前往敦煌莫高窟。自此,她与敦煌结缘,毕业又分配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敦煌成为她的宿命。敦煌莫高窟景区。张晓亮 摄...
1965年,樊锦诗与彭金章在莫高窟合影 作家简介 樊锦诗 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第八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
她的名字叫樊锦诗,为了守护荒野大漠中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她从一头青丝变得白发苍苍,把名字刻在了敦煌这片土地上,人们把她誉为“敦煌的女儿”。作者简介 顾抒,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已出版“夜色玛奇莲”系列、“白鱼记”系列、《寸锦寸光阴》《城墙上的光》等。作品曾获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
樊锦诗|人物简介樊锦诗樊锦诗,女,汉族,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