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汉语_槲寄生: 植物名。桑寄生科槲寄生属,常绿小灌木。亚洲北部及欧洲均有分布。通常寄生于麻栎属、苹果属、白杨属、松属各树木,有害于宿主。茎柔韧呈绿色;叶呈倒披针形、革质、淡绿色。早春,叶间分出小梗,著生小花,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果实半透明,呈黄绿色
槲寄生 槲寄生 Hú Jì Shēnɡ 别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倾寄、寄生、台湾槲寄生 功效作用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 英文名HERBA VISCI 始载于 毒性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平 药味苦...
槲寄生 【别名】北寄生、冬青 适应症槲寄生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下乳的功效。可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高血压、胎动不安、产后乳少等。 【名称概述】 槲寄生,中药名。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本品茎枝呈圆柱形,2~5叉状分枝,长约750px,直径0.3~25px;表面黄绿色、金黄色...
(9)民间土方:如果出现面部、手脚冻伤的情况,可以将槲寄生煮水,并搓洗被冻伤部位,有缓解效用。 槲寄生还是有着很多的用处的,在临床医学上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虽然我们一般情况下都认为寄生虫是害虫,不会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槲寄生就是个例外。 槲寄生的副作用与禁忌...
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ar.)Nakai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槲寄生植物 槲寄生 【性状】 本品茎枝呈圆柱形,2~5叉状分枝,长约30cm,直径0.3~1cm;表面黄绿色、金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节膨大,节上有分枝或枝痕;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
【来源】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的带叶茎枝。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下乳。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植物形态】常绿小灌木,高30~...
槲寄生 分类: 科目: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道地:主产于河北、辽宁等省区 鉴别要点:1.茎枝表面黄绿色、金黄色或黄棕色,断面髓部常偏向一边。 2.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3.饮片切面皮部黄色,木部浅黄色,有放射状纹理,髓部常偏向一边。
1、槲寄生+鸡血藤;效果: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之力增强。2、槲寄生+阿胶;效果:相须为用,固冲任而止血安胎。 3、槲寄生+桑活;效果: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4、槲寄生+杜仲; 效果: 补肝肾之力增强。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浸酒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
别名:冬青、北寄生、柳寄生、倾寄、寄生、黄寄生、冻青、台湾槲寄生 性味:苦;甘;性平 功能主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胎动不安;胎漏下血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带叶的茎枝。 原形态:灌木,高30-80cm。茎、枝均圆柱状,二歧或三歧,稀多歧分枝,节稍膨大...
槲寄生,中药名。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别名北寄生、柳寄生、桑寄生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用法用量:遵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