槠子皮叶Zhū Zǐ Pí Yè 别名 功效作用 止血;敛疮。主产妇血崩;臁疮 英文名 始载于 《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药名】槠子皮叶 【汉语拼音】zhu zi pi y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
槠子皮叶 A+医学百科>>药品百科>>中药百科>> 槠子皮叶 |中药图典 槠子皮叶 Zhū Zǐ Pí Yè 别名 功效作用止血;敛疮。主产妇血崩;臁疮 英文名 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药名】槠子皮叶 【汉语拼音】zhu zi pi y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槠子皮叶的功效与作用 止血,敛疮。 主治产妇血崩,臁疮。 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嫩叶贴敷。 选方 1、治臁疮:槠子嫩叶,贴患处,一日三换。 2、治产妇出血:槠子皮、叶,煮取汁饮之。 药用部位 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树皮及叶。植物形态详"槠子"条。
1、苦槠栲又名:血槠,苦槠锥、槠栗、苦槠。乔木,高5-10米,稀达15米,胸径30-50厘米,树皮浅纵裂,片状剥落,小枝灰色,散生皮孔,当年生枝红褐色,略具棱,枝、叶均无毛。叶二列,叶片革质,长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兼有倒卵状椭圆形,长7-15厘米,宽3-6厘米,顶部渐尖或骤狭急尖,短尾状,基部近于圆或宽楔形...
药材名称槠子皮叶 拼音Zhū Zǐ Pí Yè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树皮及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槠子"条。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煮取汁,与产妇饮之,止血。" ②《日用本草》:"嫩叶贴臁疮,一日三换良。" 摘录《中药大辞典》 ...
槠子皮叶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Zhū Zǐ Pí Yè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树皮及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槠子条。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煮取汁,与产妇饮之,止血。 ②《日用本草》:嫩叶贴臁疮,一日三换良。 【摘录】《*辞典》...
槠子皮叶 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树皮及叶。 名称槠子皮叶(Zhū Zǐ Pí Yè)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煮取汁,与产妇饮之,止血。"②《日用本草》:"嫩叶贴臁疮,一日三换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嫩叶贴敷 纠错 推荐0
槠子皮叶2011-09-30 12:49 楼主 👤linang99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Zhū Zǐ Pí Yè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树皮及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槠子条。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煮取汁,与产妇饮之,止血。②《日用本草》:嫩叶贴臁疮,一日三换良。 【摘录】《*辞典》 ...
槠子皮叶用于止血;敛疮。主治产妇血崩;臁疮。 煎汤,9-15g。外用:适量,嫩叶贴敷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煮取汁,与产妇次之,止血。 2.《日用本草》:嫩叶贴臁疮,一日三换良。 【摘录】《中华本草》 |<< << < 1 2 > >> >>|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槠子"条。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煮取汁,与产妇饮之,止血。"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独特的生存环境赋予槠子皮叶神奇的功效,经过上面内容的介绍,想必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在增长阅历的同时,能够解决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