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害虫榆毒蛾 学名Lvela ochropoda (Eversmann)鳞翅目,毒蛾科。别名榆黄足毒蛾。分布华北、东北、西北、江西、四川、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甘肃等省区。 寄主榆树、旱柳。 为害特点幼虫啃食叶肉,致受害处呈灰白色透明网状,后蚕食整叶片,严重的把叶片吃光。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2mm,翅展约24—40mm,体...
榆毒蛾又名榆黄足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一种暴食性食叶害虫。一年2代,以初龄幼虫在树皮裂缝或树洞中越冬;4月越冬幼虫活动。7月中下旬进入第1代幼虫危害期,9月中下旬进入越冬代幼虫危害期,尤以7月下旬至8月中旬危害最重。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首都园林绿化已关...
榆毒蛾,这个名字可能对你来说有点陌生,但它可是昆虫界的“隐形杀手”。它属于鳞翅目毒蛾科,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江西、四川、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湖北、甘肃等广大地区。这些家伙主要以白榆、长序榆、常绿榆、垂枝榆、春榆、大果榆、榔榆、毛榆等榆科植物为食。幼虫阶段,它们可不得了。刚开始,它们只...
北京和山西地区的榆毒蛾生命周期为一年两代。它们在树皮缝隙或建筑物缝隙中以低龄幼虫的形式度过冬季,通常选择在榆钱开放的次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6月中旬,它们会在原地吐丝结茧,进行化蛹,这个阶段大约持续15至20天,随后在7月初成虫破茧而出,展翅飞翔。进入7月中旬和下旬,第一代幼虫的孵化达到高峰期...
药用植物榆树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名为榆毒蛾,其生活习性主要在华北地区,北京和山西地区每年有两个世代。在冬季,它们以低龄幼虫的状态在树皮缝隙或附近建筑物的裂缝中越冬,这个时期通常持续至次年春天4月中旬,随着榆钱的盛开,它们开始活跃起来。到了6月中旬,榆毒蛾会在原地吐丝结茧,进行蛹化,这个...
1.榆毒蛾在北京地区,一年两代,每代的历期与季节性气候变化有关。第—代在夏季完成,卵期,约在7月上中旬,幼虫于7月中下旬孵化,至8月下旬化蛹,9月上旬羽化,历期约50日;第二代从秋末到次年春末夏初,卵期在9月上旬至下旬,幼虫9月中下旬孵化至10月中旬前后进入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活动至6月下旬化蛹,7月上旬...
试题来源: 解析 榆毒蛾成虫体长12mm(毫米)左右,体和翅白色,足的末端几节橙黄色。卵椭圆形,灰黄色,表面覆盖着灰黑色分泌物,成串排列。老熟幼虫体长30mm左右,淡黄色。各节背面有白色毛瘤,瘤的基部周围为黑色,腹部第1至2节有黑色较大的毛丛。蛹长15mm左右,淡绿色,头顶有黑褐色毛束。
试题来源: 解析 榆毒蛾以初龄幼虫在树皮缝隙间、孔洞中结白色薄茧越冬。下一年4月中旬活动为害。6月中旬幼虫老熟,在树上化蛹,7月初成虫羽化,有趋光性。雌蛾多产卵于枝条上或叶背,成串排列。初龄幼虫只食叶肉,残留表皮和叶脉,以后则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药用植物害虫榆毒蛾是一种小型昆虫,其成虫形态特征独具一格。成虫的体型大约为12毫米长,翅膀展开时的宽度在24至40毫米之间。整体颜色为白色,触角呈干白色,腿的部分,特别是胫节和跗节,呈现出醒目的橙黄色。阳茎特征明显,呈短圆柱形,末端尖锐。卵是榆毒蛾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卵的长度约为0...
针对药用植物害虫榆毒蛾,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利用成虫活动频繁的6月和8月到9月期间,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捕,有效减少成虫的数量。其次,对于榆毒蛾严重爆发的地区,需要在关键时期进行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以及7月上旬至中旬,针对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的低龄阶段,推荐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