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是指人们利用熟悉、具体的经验去构造陌生、抽象的概念,其本质是人类借助于基本的感知觉范畴和经验去发展更高层次的概念,并通过感知觉经验表征抽象概念、思考与加工抽象的信息。换句话说,概念隐喻就是用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域中的词汇来描述另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域。 具身...
英语的“奠基人”founder、“基金”fund,法语的“在我心底”au fond de mon cœur的fond底,都来自于此),但这个语义演变途径不容易一次性说清楚,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自然语言构词法中一个最根本的概念,就是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
因此,Gibbs(2009:16)认为,“在所有认知科学的理论视角中,没有一个能够与概念隐喻理论相媲美……概念隐喻理论把隐喻带到了认知科学理论的核心位置,将其推到了最高的理论层次上”。 第一,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源于对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所做的反思,因此早期以及相当数量的应用研究都...
概念隐喻多层观:概念隐喻的新进展 原创 彭志斌 中国社会科学网 1980年,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G. Lakoff)与哲学家约翰逊(M.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概念隐喻理论正式面世。该理论揭示了隐喻的概念本质,即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或修辞手段,更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我们的概念...
隐喻是一种非直接的比较,它通过暗示或间接的方式来建立对比关系,并在不同概念之间揭示出新的意义和理解。 隐喻可以通过直接的比喻来实现,例如"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在这个比喻中,时间与河流之间建立了联系,暗示了时间的流动和变化,突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这种直接的比喻是隐喻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将两个概念进行...
概念隐喻是一种通过比较和联想来建立两个概念之间关系的语言现象。它通过将一个概念(源概念)和另一个概念(目标概念)进行类比,来传达出一种隐含的意义。概念隐喻是语言和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概念、构建新的概念并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概念隐喻的基本结构由源概念、目标概念和隐含的比较关系...
概念隐喻理论(DMT)随之诞生,DMT认为,隐喻分为刻意隐喻和非刻意隐喻,刻意隐喻指把隐喻当做隐喻使用,而非刻意隐喻并没有作为隐喻而呈现给受众,而是简单的作为谈论某些话题的语言手段而已(Steen 2015)。规约隐喻属于非刻意隐喻,不具有隐喻性,也不存在跨域映射 (Jackendoff and Aaron, 1991; Pinker, 2007; Steen, 2008)...
概念隐喻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者越来越重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深层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众多的教学理论中,概念隐喻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对于学生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拓展词汇的应用范围具有...
今天,我们来聊聊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这个由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1980年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首次系统地提出的重要理论。 概念隐喻:从源域到目标域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实际上是一种认知机制。简单来说,隐喻涉及到将一个概念(源域)应用于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