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灵隐寺宋之问鹫岭郁岩,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注]①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东晋时。《淳祐临安志》说,在东晋威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这座山,惊叹...
这两句,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词如已出;先写山,后写寺,山寺相映生辉,更见清嘉胜境.“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诗中名句.入胜境而观佳处,开人心胸,壮人豪情,怡人心境,它以对仗工整和景色壮观而博得世人的称赏.据说这两句诗一出,竞相传抄,还有人附会为他人代作.接下去,进一步刻画灵隐一带特有的灵秀:“桂子...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译文】 飞来峰山高陡峻,草木葱茏,寺中殿宇肃穆寥落。 层楼上可远眺壮美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潮。 中秋时节寺中桂花飘落,佛香冉冉好似飘向天...
【思考点拨】【甲】文“七岁能赋诗”,是对骆宾王正面描写;“为敬业作檄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写武则天对骆宾王的讨武檄文倍加赞赏,这是侧面描写。【乙】文“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ㅤㅤ③钱塘潮历来为人神往。如宋之问就为之留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名句,苏东坡对之也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称誉。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虽多,但哪一处潮声可与钱塘潮媲美呢?于是,他们就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描摹天下奇观,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 、20题。灵隐寺[唐]宋之问鹫岭 郁岧峣 ,龙宫 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 云外飘。 扪 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描写远景和近景,海上日出,光芒四射,红霞满天,江潮澎湃,白浪滔滔,入胜景而观佳处,开人胸怀,壮人豪情,怡人心境。“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这两句是说,诗人时而观赏那迎冰霜盛开的山花;时而观赏那未凋落的红叶。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对灵隐寺幽美清秀景色的喜爱之情。夙龄尚遐异,...
灵隐寺宋之问〔唐代〕..灵隐寺宋之问〔唐代〕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钱塘潮历来为人所神往。如宋之问就为之留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名句,苏东坡对之也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赞叹。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虽多,但哪一处潮可与钱塘潮媲美呢?于是,他们就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描摹这天下奇观,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
鹫岭岧峣,龙宫锁寂寞。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灵隐寺始于东晋,兴于南宋,延绵千七百余载。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 - 担当于2024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