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 楼烦关 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 隋大业三年 (607),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牙帐,返归时 “入楼烦关”。 在今山西省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隋大业三年(607年),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牙帐,还“入楼烦关”,即此。
即今山西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隋大业三年(607),炀帝北巡,至突厥牙帐,还“入楼烦关”,至太原,即此。 楼烦关相关 朱瞻 朱瞻垲 朱瞻埏 朱瞻垍 朱瞻垠 朱瞻埈 朱瞻基 朱瞻墉 朱瞻墺 朱瞻墡 朱彝尊 朱子大全 朱子年谱 朱子全书
雁门郡,楼烦关。 战国年间,赵国因提防匈奴南下入侵则在赵国边境修建长城。 楼烦关此处曾因一名为楼烦的游牧部落长期活跃在此地而闻名。 后赵武灵王在此处建立关隘,抵御匈奴,因此命名楼烦关。 从战国,至初汉,雁门郡一直都是草原游牧民族于大汉必争之地。 特别是刘邦立汉定都长安之后,雁门郡的位置便越发的重要。 雁...
所属专辑:战国篇 音频列表 1 第五章 第三节 赵国吞并蔚县盆地中的代国 9 2021-02 2 第五章 第二节 赵国经楼烦关和雁门关渗透大同盆地 12 2021-02 3 第五章 第一节 赵武灵王继位时面临的形势 3 2021-01 4 第四章 第四节 魏国为争夺井陉攻一打中山国 ...
楼烦关, 位于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的建筑物。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楼烦关 地点 山西省宁武县西南 出处 《隋书·炀帝纪》 类型 地点 楼烦关 在山西省宁武县西南。 《隋书·炀帝纪》: "大业三年,北巡入楼烦关。" 《元和郡县志》释: "在静乐县北一百五十里,今宁武关,当即古楼烦关也。" 词条标签 地理 地名 ...
可见,林胡、楼烦是我国中部最古老的原始部族。 1.林胡又称林人、儋林,为林中胡人之简称,生活于森林中。 “林胡”活动地区正是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包括今伊金霍洛旗、东胜区和准格尔旗及东越黄河到晋北山地森林区。 战国之际,七强争雄,燕赵为扩充割据地盘,经常以武力兼并四邻。在赵燕的压力下,林胡和楼烦一迁再迁,先...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项王A大怒B乃自被C甲D持戟E挑战F楼烦G欲H射之I项王J瞋目K叱之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
楼烦在今山西一带,赵武灵王采用的胡服骑射,其实就是学习楼烦人的着装和骑射本领。不过楼烦还是在华夏铁蹄下湮灭。战国时候赵国击败林胡和楼烦,在秦汉之初,楼烦掺和了楚汉之争。而到汉初更是将楼烦赶出北地,将楼烦国土设置成朔方郡。匈奴 匈奴是北狄之后崛起的族群,传说是夏后氏后裔(夏朝遗民)。战国前期还很少...
关山:1.山名。位于宁夏南部。有大关山、小关山。大关山即六盘山主峰,小关山平行于六盘山之东,南延为崆峒山。2.泛指高峻险要的地方。3.指家乡。 小提示:"风雨楼烦国,关山李牧祠。"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风雨关山 全诗 原文拼音版 杨巍 不详 查看杨巍的诗句...
1. 下列是战国时期有关“郡”的历史记载,据此可知当时(A)时期 记载赵武灵王时期 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燕昭王时期 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