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早期楷书印章 在古代印章的发展历程中,入印文字的形态始终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楷书的逐渐成熟,楷书印章便应运而生。如今,我们能够见到的早期楷书印章包括“零陵太守章”(东晋)、“北平郡表印”(北魏)、“独孤信多面体印”(北周)以及“南阳太守章”(南朝刘宋)等。
“宜娘子铺”公用印章,是北宋时期铺递类公文传递使用。印章整体厚重,尺寸较大,几乎等同官印,非民间所使用。“宜娘子”应是表示某地方位,其具体地点有待攷定。“铺”作为铺递类公用印章,属于新发现。在目前国馆藏品实物中,在相关印学谱录中都未见相关记载。它的唯一性、稀缺性、重要性与史学价值,不言而喻。
刘繁昌楷书作品马子恺印章,刘繁昌中国书画篆刻家、诗人刘繁昌,祖籍山东青州,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著名书画家、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会员,*理事,中国长城画院理事,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济南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创作评审委员会主任,济南
楷书直接入印,在汉印中就能见到,到了宋代的官、私印章中已为常见。 都检点兼牢城朱记 “都检点兼牢城朱记”为宋代印章(图1),字体宽博,意味稚拙,透出一种非人工刻意可以求得的自然天趣。 开元路退毁昏钞印 “开元路退毁昏钞印”(图2)为元代印章,用宋版书那种字体,印文作一排,纵向紧密,横势左右分展,颇...
楷书印章秘籍,书法出彩! 作品1: 风格取法:以钟王小楷为基础,整体风格古朴典雅。印章风格偏向汉印写意。 印章数量与大小:整幅作品共26方印章,分布合理,大小搭配得当,具体分布见下一页。 印章类型:按风格分为汉印、图案印、宋体印;按形式分为朱文和白文。 印章位置: 图一:四方印章,两朱两白,左侧两白文,一大一小...
属性: 铜文房用具, ,辽金宋,, ,,青铜, ,,, , 简介: 宋代~楷书“孟”姓青铜姓氏印章个头大,印文清晰,俊秀楷书,器型规矩,铜性一流,千年逝去,依旧可以使用~长2.7厘米 备注: 浏览量: 0 点评: 0次进行点评 打假: 打假举报录入举报 专家掌眼 权威鉴定,先鉴后买 ...
楷书边款一看就会的老印章兴仁篆刻1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448 -- 1:12 App 隶书边款刻制一看就会 307 -- 0:40 App 楷书边款长锋篆刻刀 159 -- 0:33 App 楷书边款一看就会的 713 -- 0:35 App 欢喜魏碑边款刻制 3945 1 0:30 App 篆刻篆刻编款刻还需要认真仔细,,...
楷书 楷书是汉字“今文字系统”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书体,起源于秦代,例证为陕西咸阳出土的刻划陶文“咸里綵窯”,但这是为仅见之例,楷书的大量作品见于东汉后期,已经属于当时最常行用的书体之一。在古代楷书印章不多,目前所知最早的一例是陕西旬阳出土的北朝晚期煤精多面体“独孤信”印(图贰1·39),而这枚...
北宋/韩琦楷书信札-印章 @贵州省博物馆 藏,禁止出境文物 韩琦楷书信札印章颇多,分布于《信宿帖》和《旬日帖》与后世元、清两朝十三段题跋之上。其中《信宿帖》上有乾隆加盖的“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
边款楷书“壬午春日凤子为仲子刻秋九月咏葵识” △陶行知印(吕凤子刻) 边款篆书“凤先生”。 △右任(方介堪刻) 边款楷书“庚辰夏至寄呈右公钦政永嘉方巖”十四字。 △祖籍肃慎国今居六代都(赵叔孺刻) 两面边款一为“取法汉官印为西园王孙”,另一为“製时丁丑四月叔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