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又称印度楝树,是楝科印楝属的一种植物,为半落叶小至中型乔木,高可达20米。原产于印度、缅甸及斯里兰卡,因其具有杀虫效果,现在已被广泛种植于热带地区。 虎斑楝:又称非洲核桃木,是楝科虎斑楝属的一种植物,为常绿大乔木,高达20~35m,直径可达1.0m以上。分布于热带西非,常从加蓬、喀麦隆、赤道几内亚进口,量不大...
楝科是一种双子叶植物,有些种类入药,有些供观赏用,种类很多。1楝科植物-麻楝 00:44 来源:秒懂百科-「秒懂百科」原来麻竹笋长这样 服务升级 2楝科植物-筒状非洲楝 00:49 来源:秒懂百科-「秒懂百科」原来大非洲楝长这样 服务升级 3楝科植物-印楝 00:50 来源:秒懂百科-「秒懂百科」原来印明灯鱼长这...
深入了解楝科植物的形态、习性及药用价值 【 植物形态与特性 】本物种为楝科植物楝,学名Melia azedarach L.,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度可达15至20米。其树皮为暗褐色,表面纵裂,老枝则呈现紫色,并覆盖着许多细小的皮孔。楝的叶子以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的形式互生,小叶的形状为卵形至椭圆形,长度在3至7厘米之间,...
抗疟疾(antimalarial)活性也是这类化合物的重要特性。疟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楝科植物中的二萜类化合物对疟原虫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有望开发成为新型抗疟药物,缓解全球疟疾防治的压力。 二萜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糖尿病(antidiabetic)活性。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寻...
2022年12月,华南农业大学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印楝和苦楝的高质量基因组,以及其他楝科代表物种的全基因组重新测序结果。▍ 高质量基因组的获得 该研究不仅探讨了楝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还深入剖析了柠檬苦素生物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这一突破性发现为楝科植物的种质资源开发...
本期视频讲述几种常见的楝科植物,大家要对此有所了解。1原来麻楝长这样 00:44 来源:秒懂百科-「秒懂百科」原来麻竹笋长这样 服务升级 2原来印楝长这样 00:50 来源:秒懂百科-「秒懂百科」原来印明灯鱼长这样 服务升级 3原来非洲楝木长这样 00:49 来源:秒懂百科-「秒懂百科」原来大非洲楝长这样 服务...
为解析楝科植物柠檬苦素下游修饰基因,研究人员开展基因组研究,揭示其生物地理和生化多样性。 # 楝科植物研究:解锁生物地理与生化多样性密码 在植物的奇妙世界里,楝科植物如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和苦楝(Melia azedarach)一直备受关注。它们富含具有独特抗虫活性的柠檬苦素(limonoids),这些柠檬苦素就像是植物的 “秘密武器...
楝科植物主要包括香椿、苦楝树等。楝科是一个植物分类学科,包含多种植物。其中,香椿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广泛应用于木材、医药和食品等领域。苦楝树则是楝科中的一种大型乔木,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些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香椿是一种速生树种,其木材轻而质软,易于加工。此外,...
苦楝(学名:Melia azedarach),为楝科楝属植物。分布于中国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较常见;已广泛引为栽培。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也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于喜马拉雅山区。 本种的种加词译义为苦楝的阿拉伯语植物名称。 ①植物学史 据《本草纲目》中原文记载“楝叶可以练物,故谓之楝。其子如小铃,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