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撰《楚辞集注》离不开庆元政争的诱因,尤其与赵汝愚之变密不可分。南宋后期有关寄意赵汝愚的说法是站得住脚的。”(参《宋本〈楚辞集注〉考述》)按开禧三年(1207)韩侂胄遭诛杀,此后赵汝愚方“尽复原官”并“配享宁宗庙庭”
《楚辞集注》曾先刊行,今存者有宋嘉定六年(1213)章贡郡斋刊本含《楚辞辩证》,《反离骚》附后,北京图书馆藏。 《楚辞后语》是朱熹死后,由其子朱在于嘉定十年(1217)刻印,此本今已失传。 宋端平三年(1235)朱熹之孙朱鉴才将三书合刊,在《楚辞集注》中删去复见于《楚辞后语》中的《反离骚》,在《楚辞后语》...
《楚辞集注楚辞集注楚辞集注》是2010年黄山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南宋) 朱熹。《楚集注》,八卷。另附《楚》二卷、《楚後》六卷。南宋朱熹(一一三○-一二○○)著。朱熹,南宋者,哲家,字元晦,晦庵,徽州婺源人。十八年(一一四八)士,官至焕章待制、侍。是二程(程、程)的四弟子,承展了二程理之,...
楚辞集注的创作者· ··· 朱熹作者 / 校注 目录· ··· 前言《黄灵庚》 楚辞集注 目录 卷第一 离骚第一 卷第二 ··· (更多) 原文摘录 ···(全部) 桂櫂兮兰枻……恩不甚兮轻绝。 此章比而又比也。盖此篇本以求神而不答,比事君之不偶。而此章又别以事比求神而不答也……言乘舟而遭盛...
《楚辞集注》是201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宋朱熹之《楚辞集注》与王逸之《楚辞章句》,并称为楚辞学史上两座“里程碑”,影响所及,盖至今无足以替代之,皆为治楚辞之龟鉴。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赋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楚辞集注》八卷,对屈原、宋玉、贾谊等人的主要作品作了注释讲解;《楚辞辩证》二卷,对《集注》作了补充说明,大多是纠正旧注之失的札记,内有不少真知灼见;《楚辞后语》六卷,根据晁补之《续楚辞》、《变 楚辞集注的创作者 ··· 朱熹 作者 原文摘录 ··· ( 全部 ) 桂櫂兮兰枻...
朱熹所撰《楚辞集注》,在传世《楚辞》注本中颇具重要地位,《天禄琳琅书目》卷十明版集部“楚辞”条云:“世传《楚辞》最著者,一为王逸《章句》,一为晁无咎《重编》,一为朱子《楚辞集注》。” 但宋世以后影响最著者为《楚辞集注》无疑,关于它的成书
《楚辞集注》2001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 (宋)朱熹。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晚年的一部力作。全书由三部分组成:《楚辞集注》八卷,对屈原、宋玉、贾谊等人的主要作品作了注释讲解;《楚辞辩证》二卷,对《集注》作了补充说明,大多是纠正旧注之失的札记,内有不少真知灼见;《楚辞后...
《楚辞集注》作于朱熹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荆湖南路安抚使时(1193年),或者有感于赵汝愚被罢相出朝之时(1195年)。《楚辞集注》书前题署的时间为庆元五年(1199),可知成书于1199年。《楚辞集注》一至五卷以王逸《楚辞章句》为依据,定屈原作品25篇,为《离骚》类,并将《离骚》以外各篇,冠以“离骚”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