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樗,释名香者名椿,臭者名樗。山樗名栲、虎目树、大眼桐。 【校正】并入《嘉》椿荚。 【释名】香者名椿(《集韵》作,《夏书》作,《左传》作),臭者名樗(音丑居切。亦作KT),山樗名栲、虎目树、大眼桐。 时珍曰︰椿樗易长而多寿考,故有椿、栲之称。《庄子》言"大椿以八千岁为春秋"是矣。 椿香...
《木部·椿樗》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创作的《本草纲目》中的条目。作品原文 释名 香者名椿,臭者名樗。山樗名栲、虎目树、大眼桐。气味 (白皮及根皮)苦、温、无毒。主治 小儿疳疾。用椿白皮晒干,取二两研末,另以粟米淘净,研成浓汁,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十岁小儿可服三、四丸,米汤送下。
香者名椿,臭者名樗。山樗为栲。 【集解】 [颂说]椿樗二木,南北皆有。形状枝干大致相似,但椿木厚实而叶香可以吃,樗木虚松而有臭味,但做饭的人也能熬去其气味后使用,其木材无成材之用。《尔雅》里说:栲,山樗。似樗,也类似漆树陆玑《诗疏》载,山樗与田樗无差异,只是叶子窄些而已。吴人采它当茶饮用。
【每日一味药】椿樗 【别名】椿芽、椿菜。 【来源】本品为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Sinensis(A.Juss.)Roem的。 【性味】平,味苦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涩肠止痢,杀虫固精 【主治】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椿樗,《本草乘雅半偈》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唐本草)【气味】苦温,无毒。【主治】主疮疥,风疸,疳 ,煮汁饮之,樗木根叶尤良。【核】曰∶椿、樗二树,南北皆有,形并相似。但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甘可茹;
对于古代本草著作里,大部分都是以“椿樗”并列记载,但是在《日华子本草》里却是以“樗皮”为目录,这可能是最早将臭椿单独列上目录的。对于椿皮的药用功效,其实也一直在变迁,一直在完善。《雷公炮炙论》里对于椿皮的药用功效记载的很简单,仅“偏利溺涩”这么简单。在唐代本草著作《药性论》中对于椿皮的作用...
椿樗 人间三月,万木逢春,然以春为名者,唯“椿” 明前椿芽,绿中透红,不及半拃时撷下,市售半斤半百,一碟知春贵,时珍也。 椿为楝科乔木,高挺且寿,《庄子•逍遥游》道: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故旧时常以椿代指父亲,与母并称“椿萱”...
椿樗(《唐本草》) (校正:并入《嘉祐》椿荚) 【释名】香者名椿(《集韵》作櫄,《夏书》作杶,《左传》作橁)臭者名樗(音丑居切。亦作㯉)山樗名栲(音考)虎目树(《拾遗》)大眼桐(〔时珍曰〕椿樗易长而多寿考,故有椿、栲之称。《庄子》言“大椿以八千岁为春秋”是矣。椿香而樗臭,故椿字又作櫄...
首页/书籍/本草汇言/ 椿樗(气味详后) (李氏曰:椿、樗二木,南北皆有。形干枝叶,大抵相类,实二种也。今据苏、寇两氏之说,细辨之,各有异焉。椿木,体干大而修长,皮赤叶香,味甘,气温,质实,无花子,性涩,有毒,升发之用也。樗木,体干小而迂矮,皮白,叶臭,味苦,气寒,质疏,有花子,性利,无毒,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