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土失调,呕恶厌食,脘腹满闷,脐周隐痛,甚则䐜胀下坠者,调和木土,椒梅汤主之。 椒梅汤组成:乌梅30g,川椒6g,法半夏10g,干姜1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2g,白芍12g,炒枳壳10g。 一、方证浅识 椒梅汤方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暑邪深入厥...
椒梅汤 【方剂名】椒梅汤,出自清·《温病条辨》。 【组成】川椒(炒黑)三钱(9克)、乌梅(去核)三钱(9克)、生白芍三钱(9克)、人参二钱(6克)、黄连二钱(6克)、黄芩二钱(6克)、干姜二钱(6克)、半夏二钱(6克)、枳实一钱五分(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驱蛔,祛暑。 【主治】主治暑邪深入厥阴...
椒梅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椒梅汤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调和肝胃、驱蛔安蛔、清热燥湿、温中补虚等。 1. 调和肝胃: 椒梅汤中的药物成分可以缓解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满、胁肋胀痛、嗳气反酸等症状。通过调理肝气的疏泄和胃气的和降,使肝胃功能协调,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的不适。 2. 驱蛔安蛔: 该方剂对于蛔虫引起...
椒梅汤临床活用 作者:董廷汉 椒梅汤由川椒、乌梅、黄连、干姜、黄芩、半夏、白芍、人参、枳实组成。方出《温病条辨》一书,用于治温邪深入下焦致土败木乘之候,其立义在于辅正驱邪。本方虽为温病而设,但在临床上只要谨守土败木乘、寒热错杂及厥阴乘犯阳明的病机,并掌握土虚、木旺及下寒上热的辨证要领,对许多杂...
椒梅汤的功效与作用包括促进食物消化、清理肠道寄生虫、温中止痛、清热降逆、敛肝和胃等,需要适当喝椒梅汤。 1、促进食物消化 椒梅汤是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药物成分包括乌梅、花椒、木香等,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 2、清理肠道寄生虫
《椒梅汤》:【功效】驱蛔,祛暑。【主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一、椒梅汤方解 椒梅汤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由仲景乌梅丸化裁而成。董老师的常用剂量是:乌梅30,川椒6,姜半夏10,干姜10,黄芩10,黄连6,党参15,白芍15,枳壳10(单位:克,以下同),当随证化裁。 董老师分析椒梅汤的药物配伍规律,认为此方内涵三首经方:一则,半张大建中汤,能健运脾阳;二则,半张乌梅丸,可调和...
@美食菜谱椒梅汤的配方组成 美食菜谱 椒梅汤是一道传统中医食疗方,其配方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原料: 乌梅 🌰:乌梅味酸、涩,性平,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 花椒 🌶️:花椒味辛,性温,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的作用。 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陈皮 🍊...
椒梅汤具有几个显著的功效与作用,包括消食化积、驱寒止痛和促进消化。 1.消食化积:椒梅汤中的胡椒有助于刺激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可有效缓解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和积食问题。 2.驱寒止痛:胡椒属于辛温类药材,能够温中散寒,适用于治疗因寒气侵袭而引起的腹痛、胃寒、呕吐等症状。青梅则具有一定的酸...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乌梅花椒槟榔枳实木香(另研)香附砂仁川楝子(去核)肉桂厚朴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杀虫止痛。治虫痛,时痛时止,面白唇红,舌有白点。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温病条辨》卷三:椒梅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