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䶄长白山亚种(学名:Clethrionomys rufocanus changbaishanensis),Jiang et Ma于1993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吉林(长白山及其附近)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吉林安图县。编号:948 拉丁目名:RODENTIA 中文目名:啮齿目 中文科名:仓鼠科 拉丁科名:Cricetidae 中文亚科:田鼠亚科 拉丁亚科:Microtinae 中文...
棕背鼠平,又称Clethrionomys rufocanus Sundevall,是一种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的生物。具体分类在仓鼠科(Cricetidae)的田鼠亚科(Cricetinae)中,其科学名称即为平属(Clethrionomys)的一员。关于地理分布,棕背鼠平的足迹广泛。在中国,它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东北以及河北和山西等地区。而在国际上,...
棕背鼠平的形态特征非常独特。体长一般在99毫米左右,夏季的毛色呈现红红棕色或棕褐色,从头部到颈背、脊背直至臀部,毛色均保持着一致的色泽。体侧则是灰色或带有轻微黄棕,与背部颜色的分界并不明显,灰色区域较为宽广。腹部的毛色为灰色,带有白色毛尖,呈现出浅棕色调。尾巴则具有两种颜色,展现...
在林区,该鼠喜欢在山地等地势较高的、土壤干燥处做窝,而到较湿处取食绿色食物。森林采伐后,在排水不良且保持一定湿度的地区,如林区在20世纪50年代的择伐迹地,由于次生阔叶林生长,郁闭度仍较好,棕背䶄数量反而增加;在1983年原地调查时,由于落叶松林30年后已经天然更新,次生林生长茂密,棕...
棕背䶄鼠的头骨较粗短,眶间中央有下凹的纵沟,直到额骨的后端,仍显下馅。脑颅较长。听泡不大。颧骨略粗大。牙齿比较强大。上颌第一臼齿有5个关闭的三角形,第二臼齿也有5个,第三臼齿有4个,另外在上颌第三臼齿内侧有3个突角。腭骨后缘没有骨桥,臼齿齿根在成年后才出现。尾长仅为...
棕背鼠的种群数量季节性波动呈现单峰型,高峰期通常出现在每年的8月份。在历史调查中,如1957年罗泽王旬在伊图里河山坡落叶松采伐迹地和山谷落叶松林择伐迹地的捕获率数据,都显示了这一特性。在绰源等林业局2002年的调查中,全年捕获率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单峰模式。棕背鼠具有广泛的活动习性,无论白天黑夜...
这主要是因为需要在较显温暖的6~8月份将幼仔产出,并能尽快长大,多数能存活。每年的5~6月份为繁殖盛期,8月以后繁殖速度下降。9月上旬偶然见到孕鼠。8月份大量幼鼠参加到种群中,至使种群数量出现高峰期。棕背鼠平有年际间的数量波动,数量高峰年为3~4年一次,但为不规则的年季变动。
国内分布于新疆、内蒙古、东北、河北、山西等。国外则由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东穿过整个西伯利亚,至堪察加半岛,向南至乌拉尔、阿尔泰地区。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境均有分布。
《棕背鼠平研究》主要内容:棕背(鼠平)是我国北方森林主要的害鼠,每年给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棕背鼠平研究》对棕背(鼠平)的鉴别特征、生活习性、分类及地理分布做了概述,对形态学、生理生化、生态学及危害治理等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大量的学术讨论,为进一步研究森林鼠类生物生态学、有效控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