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苗期病害有10余种,其中能引起烂种、烂芽、茎基腐和根腐的主要有立枯病,以危害根部为主因他们能造成大量的死苗,引起缺苗断垄,对生产造成大量的影响。 二、苗期综合发病原因 1、低温高湿是导致苗期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 棉种由播种到出苗,经常受到多种病原菌的包围,当外界条件有利于棉苗的生长发育时,虽有病菌...
1、棉花苗期病害的症状 1.1立枯病 该病又名黑根病、烂根病,在棉花的多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未出土前,侵染幼根、幼芽,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染病,初呈现出黄褐色斑点于幼茎基部,后逐渐扩大,产生凹陷内缩,最后围绕嫩茎形成蜂腰状凹陷腐烂,严重时可致枯死或萎倒;成株期受害,叶片生有褐色斑点,后脱落穿孔;现蕾开花期...
棉花苗期,出现缺苗情况后及时将预备苗移入缺苗处,移苗越早缓苗期越短,恢复正常生长越快。每次降雨过后要适时中耕松土,使土壤保持疏松。对于苗期病害,在棉花1-2片真叶期间,用70%恶霉灵35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盲蝽蟓、红蜘蛛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一、抓全苗 缺苗的地方应尽早采...
(一)棉花苗期的生育特点 在棉花苗期,根系的生长速度最快,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生长焦点。然而,由于环境因素如温度的影响,棉苗的生长面临着诸多挑战。此时温度低且不稳定,幼苗的抗逆性较弱,生长相对缓慢,容易受到病害侵袭或出现晚发情况。尽管幼苗对养分的吸收量不大,但它们对养分的反应却非常敏感。氮肥的适量...
棉花出苗期常见的病害有棉花炭疽病、立枯病、青枯病、灰霉病等,可以通过科学管理、病害防治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一、棉花炭疽病 棉花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棉花幼苗和嫩叶。病害初期,感染部位出现小而圆的黑色斑点,后期斑点扩大并融合,形成黑褐色坏死区域,导致棉花幼苗死...
棉花苗期病虫多,这样防治最有效 棉花从出苗到现蕾的一段时间为苗期,一般经历40-45天。此期由于气温仍较低,幼苗嫩小,抗病力弱,极易受病虫危害,特别是、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和蚜虫等危害尤其严重,常造成缺苗断垄,或使棉花生长受阻,影响壮苗早发。主要病害及其症状 1、炭疽病:苗期、成株期均可以染病...
灰斑病是棉花苗期常见的真菌病之一,发生在湿热季节较为常见。该病会使棉苗叶片出现灰色小点,随着病情加重,小点会扩散成大片,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措施包括:提高通风条件,加强灌溉管理,不过度施肥。 二、青枯病 青枯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棉花苗期病害,主要危害棉花幼苗和...
药液浸种、药液闷种以及药剂拌种等种子处理方法基本上被淘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棉花种子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以及抗虫棉的出现,棉花种衣剂的使用已成为棉种处理的必要手段,采用种子包衣能有效防止棉苗病害和地下虫害、提高出苗率、促进棉苗生长和提高棉花产量等优点,该技术是目前防治各种棉花苗期病害最...
棉花苗期的病害,初侵染源多以土传病害,和种传病害为主。它们受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发病程度和时间上有些不同。1,温度、湿度。棉花播种前后和幼苗出土前后,田间的温度和湿度,关系到病害的发生、发展的轻重程度。温度低,湿度大,幼苗生长势弱,抗病能力差,往往发病严重。2,种子的质量。用于播种的种子,要...
一、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措施 1. 青枯病 (1)病害特征 青枯病是一种由青枯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存活在土壤或风化的植物残体中,能长期保持活力。青枯病的侵染主要集中在棉花苗期,生长初期叶片呈现灰绿色,并发生轻微的萎蔫。随着病情的加重,植株逐渐变黄、枯死,并在表面长出灰白色的霉状物。在苗期,植株茎部甚至根部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