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大造桥虫,又名棉叶尺蛾,俗称量地虫,是棉花生长后期的食叶性害虫。该虫以幼虫形式主要啃食棉叶,一旦发生严重,地块上的叶片往往被食尽,导致棉株光秆,影响棉花产量。严重时,虫害还可能侵食花蕾,阻碍结铃过程。在棉花与大豆混合种植的地区,棉大造桥虫的破坏更为严重。棉大造桥虫在黄河流域棉...
棉大造桥虫防治方法如下:1. 应用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是有效措施之一。转基因抗虫棉能够抵御棉大造桥虫的侵袭,减少虫害的发生。2. 冬耕灭蛹,减少第二年的虫源基数。对成熟较晚的棉花、花生、大豆田进行冬耕冬灌,能大量消灭越冬蛹,从而减轻第二年的虫害发生程度。3. 诱杀成虫。在棉大造桥虫成虫发生期...
棉大造桥虫成虫体长在16至20毫米之间,前翅颜色为暗灰色带有白色,中央部位有半月形的白色斑点,边缘则排列着7到8个相连的半月形黑斑。老熟幼虫的体长通常为40毫米,呈现出黄绿色,形状为圆筒形,表面光滑,两侧密布着黄色小点。幼虫具有3对胸足以及2对腹足,腹足位于第六腹节上,尾部还有一对尾足。...
棉大造桥虫的成虫体型为16-20毫米,前翅暗灰色,翅中央有半圆形白斑,外缘有7-8个半月形黑斑互相连接。老熟幼虫体长40毫米,呈黄绿色,圆筒形,光滑,两边密生黄色小点。卵呈长椭圆形,青绿色。棉大造桥虫的繁殖过程包括成虫交配、产卵、幼虫孵化、生长、化蛹和羽化等多个阶段。繁殖活动受到季节和气候...
棉花大造桥虫的雌性触角呈现出丝状的形态,而雄性则展现出羽状特征,整体颜色为淡黄色。其繁殖阶段的卵形体较长椭圆形,且呈现出青绿色。幼虫的长度在38至49毫米之间,颜色为黄绿色。头部的特征尤为显著,为黄褐至褐绿色,两侧各有一个黑色斑点作为标记。虫体的背线宽而淡青,亚背线则是灰绿至黑色,...
在长江流域,棉花大造桥虫每年可经历4至5个生命周期,主要通过蛹的形式在土壤中度过冬季。其成虫活跃期分布于6月上旬至中旬,7月上旬至中旬,8月上旬至中旬,以及9月的中下旬,有时甚至在11月上旬少量出现第5代成虫。对于第2至4代,卵期大约持续5至8天,幼虫期则为18至20天,之后进入8至10天的...
10月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长江下游地区一年发生4~5代,高温夏季只需要40多天就可完成1代。防治方法:防治棉铃虫时可兼治棉大造桥虫。大发生可在幼虫发生盛期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6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均匀喷雾。
棉大造桥虫 报检受害类型:虫害 检测认定:棉大造桥虫 中文名称:棉大造桥虫 中文别名:棉大尺蠖 英文名称:Mugword looper 拉丁学名:Ascotis selenariaSchiff.et Denis 纲:昆虫纲 目:鳞翅目 科:尺蛾科 主要天敌: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 主要寄主:豆类、白菜、空心菜、莴苣、茄果类、棉花、柑橘、梨子等。
棉大造桥虫 最后更新2022-01-20 浏览91次 昆虫纲鳞翅目尺蛾科一种。作物害虫。 拉丁文名称 Ascotis selenaria 所属学科 植物保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