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落》,合欢花叶落,都市,主角:陆尘朱嫣楚源 ┃ 配角: ┃ 其它:|最新更新:2024-03-26 20:15:13|作品积分:102623
最早从《孔雀东南飞》开始,梧桐就象征美好而忠贞的爱情,正如焦仲卿与刘兰芝同生同死。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到了孟郊“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又将鸳鸯与梧桐两个意象叠加在一起,赞美爱情忠贞。而一曲长恨有幽情的白居易,则在“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悼念李隆基与...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中的梧桐叶落,如离人的眼泪,每一声都敲打着人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笔下的梧桐,是一株在细雨中落寞惆怅的梧桐;“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以半死梧桐,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与哀思。一叶梧桐一叶秋,六首诗词,与梧桐来一...
“梧桐叶落雨潇潇”出自宋代无名氏的《失调名》。“梧桐叶落雨潇潇”全诗 《失调名》宋代 无名氏 梧桐叶落雨潇潇。《失调名》无名氏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失调名》是一首宋代的无名氏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梧桐树叶在雨中纷纷落下的景象。诗词的中文译文为:“梧桐叶落雨潇潇。”这句诗意蕴含着一种失调...
“梧桐一叶落”这一成语还与“一叶知秋”密切相关。“一叶知秋”形容通过细微的变化就能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势。这一成语来源于自然现象,即一棵树上的一片叶子的掉落就能预示秋天的到来。这种细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知力,不仅适用于自然界的观察,也适用于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梧桐落叶...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花开夜 一作:花开日)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南苑 一作:南内)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
朱一帆 - 梧桐叶落
早在温庭筠的《更漏子》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足以让人肠断。而到了徐再思笔下,不只有梧桐夜雨,还有雨打芭蕉,每一片梧桐叶落皆是秋恨,每一滴雨打芭蕉皆为秋愁。两个相同分量的秋愁意象汇集在三更归梦三更雨里,这种叠加强化的愁意极具张力,直抵人心。再经由独居旅舍的灯花落、棋未收的...
解释:1. 春风桃李花开夜:这句诗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春风和煦,温暖而轻柔,桃花和李花在这样的季节里盛开。夜晚,这些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一景象通常象征着生机与希望。2. 秋雨梧桐叶落时:这句诗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在秋雨的滋润下,梧桐树的叶子逐渐变黄,最终缓缓飘落。
诗中说:“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梧桐被视为秋天的使者,在古人眼里,它是有灵性的树木,不仅能引来“凤凰高栖”,还能感知宇宙,呼应时间的能力特别强,会在立秋日第一时间落下叶子。 古代诗文中以梧桐写秋的诗数不胜数,诗人白居易还用“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