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二首【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梦李白二首【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
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赏析二】《梦李白二首》,...
《梦李白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为怀念流放途中的挚友李白所作,两首诗以梦境为纽带,抒发了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悲悯。以下是原文及白话翻译: 原文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
这首诗重点是一个梦字。十六句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前四句写梦前,第二层中间六句写梦中,第三层后六句写梦醒后。总的脉络就是杜甫借梦为好友李白仗义执言。李白曾经有诗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杜甫就借李白诗意采用比兴手法开头,指出李白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久久不能归来。诗的前两句就是说李白在...
这首诗写后数日,杜甫频频梦见李白,于是又写下了《梦李白二首·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此诗紧接前诗,开篇“浮云...
杜甫在《梦李白》其一里,主要通过描述梦境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开篇即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如果确切地得到你的死讯,或许悲痛还会逐渐消退,如今你生死不明,却使我每日牵肠挂肚,哀伤总也难以消弭呀。夜郎在唐代乃荒芜之地,因此中原人士往往会水土不服,当时被放逐者十人难有一人回,故此杜甫才会...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李白流放以后,杜甫一连做了三个梦,梦中有李白的影子,也有从前的回忆,醒来后,杜甫写了两首诗,一首写李白的神性,一首写李白的人性,拼到一起就是活生生的李白。 梦李白·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
梦李白(其一) 【唐】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当时杜甫在秦川。唐玄宗天宝...
这首《梦李白·其二》写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由于受到政事的牵连,李白在唐肃宗年间被下狱流放。流放地定在了夜郎,也就是今天的贵州桐梓。在当时,那里是名副其实的偏远之地。李白在流放途中写了《南流夜郎寄内》给自己的妻子,一向对家庭关注甚少的李白在此却难掩心中的思念和愧疚。尽管依旧措辞铿锵,但情景...
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梦李白二首》的第一首。此诗通过对梦前、梦中、梦后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赞许与崇敬以及对其命运的担忧之情。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O卡糖小薯 2025-01-17 布里斯托大学挂科政策详解及补救措施布里...全文 O卡糖小薯 2025-01-17 🎓萨塞克斯大学软挂申诉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