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尝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作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出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候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后留玉堂元刚有和诗:“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 白梅 注释: 泉,泉州。 紫帽山,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与清源山、朋山、罗裳山号称...
但比较而言,林洪《山家清供》中记载的“梅花汤饼”却更具艺术性。这是一道构思奇妙、制作精巧的面点。首先,体现在用白梅花、檀香末浸泡的水和面作皮上,这样,面皮自会染上梅花、檀木之香。其次,体现在用梅花状的铁模将面皮凿成一朵朵“梅花”状。最后,是将“梅花汤饼”煮熟后过入鸡清汁中供客食用。如此,色、...
所属专辑:吕程读书《山家清供》(宋)林洪 (完结) 声音简介 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常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作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分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候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后留玉堂元刚有如诗:“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 ...
《山家清供》中怎么记载的?“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尝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作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分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候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后留玉堂元刚有如诗: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这道梅花汤饼源自泉州地区,说白了也就是鸡汤馄饨。
《山家清供》-梅花汤饼 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尝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作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分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候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后留玉堂元刚有如诗:“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以上...
梅花汤饼 宋代林洪《山家清供》收录了梅花入菜的有“梅花汤饼”、“蜜渍梅花”、“梅粥”等。简介面点。宋《山家清供》载: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作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出(五瓣之意)铁凿(铁制模子)如梅花样者凿取之。候煮熟,乃过(放置之意)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 制作...
这不,就有一位南宋时泉州紫帽山的高人发明了一道梅花汤饼:用初开的白梅鲜花和檀香粉适量在水中浸泡,然后用此水和面做成面皮,每一叠用五分梅花样的铁模子凿成一朵朵小梅花的样子,煮熟了后放进清鸡汤内,当时在座的客人每位只分到两百多朵小花,可是吃过一次就忘不了了。还有人赋诗赞曰:“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
关于《山家清供》 【原文●译文】 “全之紫帽山有高人,尝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作饨皮。 每一叠用五分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 侯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 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 泉州的紫帽山有高人,曾经做过这种食物。先用白水浸白梅花,谭香末,和面做馄饨皮,每一叠用...
二、梅花汤饼出处南宋《山家清供》是本奇书,以美食为主线,道尽作者林洪的人生感悟,有诗词、有文献、有典故,还有作者想念家乡的食物。 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尝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作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出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候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后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