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赞美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前两句写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后两句借梅喻人,写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表达了诗人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诗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更加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整首诗给...
其实除了这两首作品之外,唐诗里也有很多的经典的咏梅诗,例如黄櫱禅师的这首《上堂开示颂》,应当说也是一首难得的千古佳作。 《上堂开示颂》唐代:黄蘖禅师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唐朝诗人都非常的特别,由于当时的唐朝是以诗闻名,使得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人,那都是...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代高僧黄檗禅师的《上堂开示颂》一诗,写出了梅花那种独有的个性,还有坚韧不拔的品格。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寒冷的天气,梅花开得越旺盛,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梅花与白雪为伴,并不会畏惧严寒。人们看到了梅花的独特之处,为此把梅花当成了一种精神象征,也希望自己...
“尤物”,这里指特别珍异的花卉,也就是说,梅是一种品质高出群芳的植物.可见,作者用梅花来象征一种精神,这象征本身已包含某种哲理;倘再就其经受的“彻骨寒”与最终获得的“扑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则作为喻体的“梅花”,更寄寓着另一层深刻的道理.作者是佛门禅宗的一代高僧,他借此诗偈,表达对坚志修行得...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考查知识点:诗词默写 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与译文: 全诗: 《上堂开示颂》唐代 黄蘖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作者: 黄櫱禅师(?-855)与黄檗(音bò)、黄蘖指的同一人。身长七尺,相貌壮严,额间隆起如珠;声音朗润,意志街...
《上堂开示颂》——唐·黄櫱禅师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想要远离尘世间的劳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倒不如先将串起佛珠的绳结打牢靠。正如盛放在冬季的梅花一样,假如没有经历一番严寒,怎么会有芳香扑鼻。“上堂”不是指衙门升堂审案,...
1、“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前面一句是“不经一番彻骨寒”。2、全诗如下:《上堂开示颂》黄櫱禅师(唐)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3、“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两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独放的性格,勉励人克服困难、立志成就事业。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译文: 摆脱尘念劳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拉紧 绳子、俯下身子在事业上卖力气。 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梅花怎会有扑鼻的芳香。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脆脆鲨 2025-01-19 大型游乐设施作业证,你考了吗?嘿,朋友......
[译注] 不经过一番彻骨的寒冷考验,怎么会有梅花那扑鼻的芳香呢? [用法] 用以比喻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成就. [例句] 革命烈士为了拯救中国,历尽了千辛万苦,人们最懂得“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的道理. 出自唐·黄蘖(niè)禅师《上堂开示颂》 〔今译〕梅花要不是经受住一次次风霜摧折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