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让-雅克-梅洛-庞蒂(1908-1961 年),法国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是战后法国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主要学术倡导者。他在具身认知、知觉和本体论方面的独创性和影响力最为人熟知,同时在艺术哲学、历史哲学、语言哲学、自然哲学和政治哲学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梅洛-庞蒂早年因与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友谊...
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 - Ponty, 1908年3月14日—1961 年5月3日),现当代哲学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保罗·利科赞誉他是“法国最伟大的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和萨特被哲学界视作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运动并驾齐驱的范例,前者的思想更具严谨的学术理论特征,后者更富文学艺术气息。 莫里斯·梅洛...
梅洛-庞蒂全部作品:梅洛-庞蒂文集(第4卷):意义与无意义,梅洛-庞蒂文集(第7卷):符号,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知觉现象学,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辩证法的历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世界的散文,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行为的结构,电影与新心理学
梅洛-庞蒂认为,感知的心灵和行动的身体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的互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知识和身份。正如爱情与婚姻缺一不可,心灵与身体的联系同样不可或缺。梅洛-庞蒂强调,心灵作为意识的部分,深深植根于我们身体的经验之中。他指出,身体不仅仅是感知的工具,而是“我”的主体,是自我意识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他...
梅洛-庞蒂的哲学被人称为“暧昧的哲学”,暧昧是梅洛-庞蒂哲学的一个鲜明特征。在这里,暧昧不是一个贬义词,暧昧指的是异质性东西相反相成,指的是矛盾存在的合理性、事物的辩证关系、世界及其事物的不确定性。从最简单的现象知觉到人类历史,都有明显的暧昧性。在《知觉现象学》中,梅洛-庞蒂指出,知觉是模棱...
"\n莫里斯•梅洛-庞蒂(法语:Maurice Merleau-Ponty,法语发音:[mɔʁis mɛʁlopɔ̃ti],1908年3月14日-1961年5月3日),著名法国现象学哲学家,其思想深受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影响。于1908年3月14日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罗舍福尔的一个天主教家庭,祖父是一位医生,父亲则是一位军官。梅洛-庞蒂的父亲在他...
莫里斯·梅洛-庞蒂全部作品:梅洛-庞蒂文集(第4卷):意义与无意义,梅洛-庞蒂文集(第7卷):符号,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知觉现象学,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辩证法的历险,世界的散文,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行为的结构,电影与新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本质和表现形式,能够深度地呈现和表达“沉默的经验”。在梅洛-庞蒂的哲学视角下,绘画不仅是视觉的艺术,更是身体与世界直接互动的产物。通过绘画,画家可以将自己的身体感知与世界的交互转化为图像,表达出独特的沉默的经验。绘画的表现形式包括线条、色彩、形状等,这些元素不仅仅是...
梅洛-庞蒂的“tychic”强调身体与世界的偶然互动,而拉康将其重新定义为驱力(drive)对实在界(the Real)的冲撞。 在精神分析中,驱力不是寻求满足的本能(如饥饿),而是围绕欲望对象的永恒循环,其目标是重复失败而非达成目标。驱力始终试图触及实在界(无法被语言或符号化的创伤性真实),但注定失败。
梅洛庞蒂是近代西方哲学中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致力于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概念——“身体—主体”。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人的理解,更是对世界本质的探索。首先,梅洛庞蒂认为,心灵的根本在于身体,在于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身体不仅是感知的主体,也是被感知的客体。他以一只手触摸另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