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肯定不可能,德国是欧洲主要强国,而立陶宛只是一个小国,如果不是德国发动战争,这块土地肯定还是属于德国。梅梅尔地区最早的居民是立陶宛人和日耳曼人。13世纪,以德意志人为主体的条顿骑士团占据了梅梅尔,并建立了一座海港,当时称为梅梅尔堡垒。1422年,条顿骑士团和立陶宛签订了《梅尔诺海和约》,确立了双方之间的边...
梅梅尔的历史变迁告诉我们,国际政治和历史事件常常塑造着国界和领土的命运。梅梅尔从德国的军港变成了立陶宛的珍宝,这个转变背后是复杂的政治角力和国际冲突的产物。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历史不断演进,国界可能会改变,但人们的奋斗和坚韧精神却一直存在。梅梅尔的故事是历史的一页,也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它将继续影响着地...
位于德意志世界最东边的梅梅尔河,是东普鲁士与东方斯拉夫人世界的东部边界。长期以来,梅梅尔河一直处于日耳曼人面对斯拉夫人世界的最前沿,因而在彼时德意志诸邦的心目中,往往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1918年,德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在随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德国被迫将梅梅尔河东岸的土地全部割让给...
梅梅尔:东普鲁士的河流,流经提尔西特和同名的梅梅尔镇,标志着当时德语定居区的东部边界。1920 年,内穆纳地区和梅梅尔市被法国军队占领,1923 年被立陶宛军队占领。1923年2月16日,在法国政府的默许下,立陶宛在没有举行公民投票的情况下吞并了梅梅尔地区。内穆纳斯地区现在是立陶宛的一部分,是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
📅 1922—1923年间,梅梅尔发行了一系列的马克纸币。由于法国驻屯军占领了梅梅尔,这些纸币在“世界纸钞标准目录”中被列入“法国管理”系列。然而,这些纸币并不具备法属纸币的特征,反而更接近德国的紧急状态币。它们的设计简洁而质朴,主要采用德语元素,称为马克“Mark”并打上“Notgeld”的字样。所有面值的正面设计...
歌词中提到的四个地名,分别是马斯河、梅梅尔河、埃施河以及贝尔特海峡。历史上,它们分别是德意志国家疆界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尽头,它们之间的区域,也是德意志民族世代居住的土地。然而,如果你真的打开地图寻找它们,就会发现德国国歌中提到的四个地点,如今竟然没有一处仍位于德国的境内。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德...
斯大林命令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发起对德国第3装甲集团军据守的阵地的打击,突破的最终目的地是梅梅尔,...
梅梅尔战役或梅梅尔围困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东线的一场战役。1944 年末,苏军发起梅梅尔攻势,战役由此开始。这次进攻,将现在的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地区的残余德军赶进了克莱佩达(梅梅尔)及其港口的一个小桥头堡,导致对该阵地长达三个月的围攻。该桥头堡最终在 1945年初,苏军发起的东普鲁士攻势中被摧毁。梅梅...
这段海岸线在当时名叫梅梅尔地区,其寄托着德意志人复杂的民族情感。1.德意志人心中的故土。梅梅尔地区最初的居民是立陶宛人,他们约在公元前2000年从第聂伯河流域迁徙到了涅曼河流域。1252年,一座军事要塞在涅曼河河口位置拔地而起,它被称为梅梅尔堡垒(今天的克莱佩达),但这个堡垒的建造者却不是当地的立陶宛人...
而立陶宛在那个年代就是属于德军想要侵占的重要区域,在一战之中,立陶宛的梅梅尔地区就曾被德军侵占,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地区不太了解,毕竟在历史上也没有多大记载。可事实上这个地区对于立陶宛的重要性绝对是不言而喻的,当时立陶宛整个国家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海岸线都在这里。在一战结束之后,这片地区被法国人接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