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应,又可音译为霍索恩效应,属于被试效应的一种,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梅奥等人在西部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中发现的效应。实验发现参加实验的工人在感觉受到关注后,即使在照明条件变差和福利措施取消等情况下,工作效率仍然很高,被关注等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往往比物质待遇...
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率就高。 意义: 霍桑实验对管理理论有相当的贡献 1、它让工人了解自己不全然只是机械的延伸; 2、它引发产业界与学术界做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与研究; 3、它替管理学打开...
梅奥(George Elton Meyao,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霍桑试验的初衷为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照明试...
正确答案:霍桑实验共分五阶段:(1)照明实验。时间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
人们在赞扬霍桑实验成果时说他推翻了科学管理学派所谓用金钱和严格分工制度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梦想强调了对工人的尊重与沟通 梅奥和“霍桑实验” 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是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来的。 1、“霍桑实验”的背景:当时美国正处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大萧条时期,泰勒的科学管理带给工人的是压抑、苦闷、...
内容:一、照明实验;二、福利实验;3、群体实验;4、谈话实验理论观点:一、生产条件的转变固然阻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非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二、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3、改善劳动者的士气及人与人的关系,令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知足,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工效...
霍桑实验(hawthorne experiment)是1924年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及其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在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所属的霍桑工厂对体力劳动者进行的一项实验。实验结果与当时的普遍看法相悖,并且至今仍然令人感兴趣。 霍桑工厂的研究人员发现: 第一,生产率和工作条件之...
梅奥对霍桑实验的总结01 题目练习 单选: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中,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认为 ()。A.工人是社会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工人是经济人 D.…
二福利实验实验目的总的来说是查明福利待遇 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 而是 有助于减少疲劳 行的一项实 方电气公司所属的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委员会 00:04 58 霍桑实验是1924年 计划(动画) 霍桑实验表明 梅奥的理论也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