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高林,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9年考入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理科第一名)并于1993年获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学士,2002年获得郑州大学化学工艺专业硕士,2005年获得复旦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博士。1993年至2002年,江苏...
9月6日,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及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梁高林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J.Am.Chem.Soc.》上在线发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题为《Tandem Targeting and Dual Aggregation of an AIEgen for Enhanced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Tumors》,详细介绍了一种创新的“串...
9月6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J.Am.Chem.Soc.》在线发表了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梁高林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Tandem Targeting and Dual Aggregation of an AIEgen for Enhanced Near-Infrared...
近日,东南大学梁高林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在线发表了题为“Rational Design of an Activatable Near-Infrared Fluorogenic Platform for In Vivo Orthotopic Tumor Imaging and Resec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合理设计...
梁高林,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9年考入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理科第一名)并于1993年获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学士,2002年获得郑州大学化学工艺专业硕士,2005年获得复旦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博士。1993年至2002年,江苏省原子医...
近日,东南大学梁高林课题组在自增强光动力肿瘤治疗方面取得新进展,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智能的“3A”凋亡放大组装(Apoptosis-Amplified Assembly)策略,设计了基于凋亡蛋白酶循环激活的多肽-卟啉分子Ac-DEVDD-TPP,实现了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自增强光动力治疗。该方法充分体现出了自放大策略的优势,通过凋亡扩增卟啉纳米纤维的组装...
近日,东南大学梁高林教授团队在Chem & Bio Engineering期刊上发表了关于“基于Phe–Phe的宏观超分子水凝胶构建策略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综述文章。该综述全面梳理了宏观Phe–Phe肽基超分子水凝胶的构建方法,并详细列举了这些水凝胶在多个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如促进伤口愈合、保护眼睛、抗肿瘤治疗、心肌梗死修复等。...
梁高林 教授 博导 收藏 完善纠错 东南大学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Dr. Gaolin Liang received his B.S. from Nanjing University in 1993. He got his Ph.D. from Fudan University in 2005. From Sept. 2005 to Jan. 2008, he conducted his ...
东南大学梁高林课题组在《J.Am.Chem.Soc.》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开发出智能“串联靶向、双重聚集”型荧光探针,实现对肿瘤的高灵敏近红外荧光成像分析 # 03 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染料(AIEgen)因其独特的性质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目前报道的AIEgen多局限于“单靶向”和“单聚集”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近期,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的梁高林教授课题组合理设计了一种具有三个功能性“矛”的“三叉戟”前药分子Nap−CPT−HCQ−Yp,即包含用于酶促自组装的磷酸酪氨酸、用于化疗的喜树碱(CPT)和用于抑制自噬的羟氯喹(HCQ)三个功能性结构,并以此提出了一种细胞内酶促纳米纤维形成和协同抑制自噬增强化学疗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