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末,乡村建设运动逐渐兴起。教育家晏阳初、梁漱溟等人提出在乡村扫除文盲、组织合作社等举措并试点实验;留学归国的陆燮钧博士在定县培育了优良的鸡种和猪种今天仍是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品种之一。据此可知,这场运动 A. 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实践基础 B. 对改变乡村面貌具有积极作用 C. 在知识分子中形成建设乡村...
邹平实验和晏阳初开展的定县实验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注重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都注重训练能够留在当地的人才。不同的是,邹平实验设立了一个训练乡建人才的中心机构,这就是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梁漱溟(坐者)与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同仁 1931年6月15日,山东...
第一,前者直接依赖国际物质和人力的帮助,后者则不欢迎外来的势力直接参与乡村建设。 第二,前者是为了“救人”的一种慈善救济运动,后者则以“农民能够自救”为前提基础。 第三,前者欲以西洋的精神技术和物质的帮助,造成中国农村所为‘现代化’、‘科学化’,后者提出的是中国式的乡村建设,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改革、复兴...
这是教育大师陶行知的经典名言,而晏阳初则是著名的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两人因一件共同的事业走到了一起,那便是中国乡村运动。晏阳初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民众的根本问题,那便是贫、愚、弱,丝四大通病。要想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人民真正当家做主,首先要解决的,便就是这四大通病。而教育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注重教育...
寻路乡土: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比较 张建军 政治·中国政治·0字 完本| 更新时间 本书获塔里木大学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晚清以来,中国不自主地卷入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洪流之中,乡村开始逐步凋敝和衰败,“成为问题的乡村”如何因应现代化转型逐步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核心问题。梁漱溟与晏阳初的乡村建设...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曾掀起一起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这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当时,全国出现了数百个乡村建设团体和机构,出现了一大批乡村建设的杰出人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晏阳初 1926年,晏阳初(1893—1990)本着“解除苦力之力、开发苦力之苦”的精神,率领一...
邹平实验和晏阳初开展的定县实验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注重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都注重训练能够留在当地的人才。不同的是,邹平实验设立了一个训练乡建人才的中心机构,这就是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梁漱溟(坐者)与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同仁 1931年6月15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正式宣告成立。开始时,院长由...
晏阳初提到过乡村教育和乡村改造之间的关系。他觉得乡建工作是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建设,“教育阶段”是必然的过程,而且教育是所有建设的希望,所以,“教育建设”在农村建设里有着重要地位。梁漱溟对文化救国、教育救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觉得在乡村网状关系的整体环境里,要推动用乡农学校来改造乡村社会,从而解决...
梁漱溟与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是对乡土中国如何实现健康的现代转型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本书联系中国近代以来不完全自主的社会转型(包括其中发生的革命和建设运动)来审视梁、晏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探讨二人乡土重建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与实践方式的不同以及对当代乡村振兴的价值启示。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曾掀起一起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这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当时,全国出现了数百个乡村建设团体和机构,出现了一大批乡村建设的杰出人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晏阳初 1926年,晏阳初(1893—1990)本着“解除苦力之力、开发苦力之苦”的精神,率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