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简介 编辑 语音 《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孟子·梁惠王上第一章 编辑 语音 ...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展开全部 齐宣王 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 对曰:“ 仲尼 之徒无道1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
卷一:《孟子·梁惠王上》 【朱熹孟子集注】:凡七章。 【原文】: 孟子見梁惠王①。【朱熹孟子集注】:梁惠王,魏侯罃(yīng)也。都大梁,僭称王,溢曰惠。史记:“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而孟轲至梁。…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1],顾鸿雁麋鹿[2],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3],经之营之[4]。庶民攻之[5],不日成之。经始勿亟[6],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7]。麀鹿濯濯[8],白鸟鹤鹤[9]。王在灵沼,于牣鱼跃[10]。’文王...
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
原文片段一: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翻译: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
⒀《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是的誓师词。 ⒁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 ⒂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原文翻译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次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
①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名嗣,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②语(yu):动词,告 诉.③卒然:突然.卒同“猝”(cu).④与:从,跟.七八月:这里指周代的历法,相当于夏 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⑤渤然:兴起的样子.渤然兴之即蓬勃地兴起.⑥人 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牧”由牧牛、牧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