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咸丰年间,山东曾经发现了一批西周的青铜器,但是如今这些宝贵的文物只有一件留在国内。 咸丰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了七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所出古器凡三鼎,一簋,一甗(音同“演”),一盉,”,还有一个尊,这件事情轰动一时,而这七件宝贝也被称作“梁山七器”。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七件宝贝中,三件...
“梁山七器”中的大史友甗,高52.2厘米、口径31.9厘米,重11.4千克,是古代蒸食的厨具。从结构和功能看,大史友甗的下半部叫鬲,就是锅,上半部叫甑,相当于蒸笼,底部有五个十字孔透蒸汽,这是西周早期甗的标准器。大史友甗内壁铸九字铭文:“大史友乍召公宝尊彝”。“梁山七器”中的“小臣艅犀尊”...
梁山游子丁永林 意见领袖 15 清咸丰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了七件青铜器。它们是:大保方鼎一,大保方鼎二,小臣艅犀尊,太保簋,太保鸟卣,大史友甗,太保盉。这些器物器型庄严厚重,纹饰华丽繁缛,是商周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梁山七器”。一时间,学者们研究著录,收藏家们争相收藏,成为清末民初金石学界的头...
梁山七器是指清咸丰年间(也有说是道光年间)在山东寿张县梁山地区出土的七件青铜器。这七件青铜器分别是:小臣艅犀尊、太保簋、大史友甗、太保鼎、太保鼎二(有说是鲁公鼎)、伯宪盉和伯宪鼎。这些青铜器造型庄严,纹饰华丽,是商周青铜器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梁山七器”。 关于“梁山七器”的由来,有一个传说。...
咸丰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了七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所出古器凡三鼎,一簋,一甗(音同“演”),一盉,”,还有一个尊,这件事情轰动一时,而这七件宝贝也被称作“梁山七器”。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七件宝贝中,三件下落不明,一件被天津博物馆收藏,其余的三件则流落国外。其中七见器物分别是。 第一个就是...
西周太保鼎,出土于山东寿张县梁山,与其一同出土的古器共七件,它们器型庄严厚重,纹饰华丽繁缛,是商周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梁山七器”。西周太保鼎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堪称国之瑰宝。 西周太保鼎为四足方鼎...
“梁山七器”中的大保簋,则是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礼器,还是西周早期与召公有关的重器。大保簋腹内有铭文:“王伐录子,圣摣厥,反。王降征令于大保。大保克敬亡谴。王迎大保,赐休余土,用兹彝对令。”意思是,周王讨伐录国,途中生病,返回。周王遂派太保率兵平定。太保不负圣望,完成讨伐之命。周王亲迎太保,...
在清咸丰年间(有人说是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的梁山地区出土了七件青铜器,这七件宝贝被称为“梁山七器”。这七件商周青铜器包括:小臣艅犀尊、太保簋、大史友甗、太保鼎、太保鼎二(有说是鲁公鼎)、伯宪盉、伯宪鼎。这些青铜器造型庄严,纹饰华丽,是商周青铜器的杰出代表。它们的出土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
首先“梁山七器”的定名来自清代。最早著述它的文献出自山东一位叫杨锋的学者。在他的《函青阁金石记》中提到,“济宁钟养田(衍培)近在寿张梁山下得古器七种:鼎三、彝一、盉一、尊一……”钟养田是当地士绅,在梁山得到了七件...
梁山七器是于清朝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的七件西周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器型庄重,纹饰华丽,是商周青铜器中的精品。《涵清阁金石记》中记载:“济宁钟养田(衍培)近在寿张梁山下得古器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