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秀墓石刻是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备的一组南朝石刻了。现存两辟邪、一神道柱、一神道柱座、两龟趺、两龟趺并两神道碑。与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中所记载萧秀墓基本一致:“梁安成王墓:墓在甘家巷,有石麒麟二石柱一及神道碑二,题云:梁故散骑常侍司空安成康王之神道”【1】。石刻大体呈南北向排列,自南向北相...
而当时悠游萧秀幕府中的名士王僧孺、陆倕、刘孝绰、裴子野等都为他撰写了文才极佳、“咸称实录”的碑志悼文,使人难以抉择,最后决定四碑并建,立于萧秀墓前。 在萧秀墓石刻西南500余米外,便是萧秀同母弟萧憺墓神道石刻,现仅余辟邪及石碑各一尊以及石刻残件若干。 萧秀墓石刻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小学内。...
西望柱顶盖及小兽佚失,柱身、柱础保存状况尚可,通高4.70米,柱额题字是判定墓主最重要的依据,据称上题“梁故散骑常侍司空安成康王之神道”,但现已很难辨出。“东碑高4.1米,宽1.46米,厚0.31米;龟趺座长3.37米,宽1.50米,高1.01米”。碑体风化剥蚀严重,碑文早已不辨。“西碑高4.1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刻 萧秀墓石刻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小学内。萧秀(475年-518年),字彦远,梁文帝萧顺之的第七子,梁武帝萧衍的异母弟。萧秀性格宽和,礼贤下土,精意学术,他曾招集学士刘孝标编《类苑》,书末完稿,便流行于世。天监元年(502)封安成康王,天监十七年(518)...
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刻 (安·帕卢丹 拍摄 1981~1988 ) 萧秀墓前现存石刻3种8件,其中石兽两件(后文都称此类为石兽为狮子),东西相对,间距18米。东石狮身长3.35米,高2.95米,体围3.60米;西石狮身长3.07米...
鄂州刺史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刻 萧秀墓石刻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小学内。是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南朝石刻群。萧秀墓前现存石刻3种8件,其中石辟邪两只,东西相对,间距18米,中间是学生入校通道。两只石辟邪保存得较为完好。东辟邪身长3.35米,高2.95米,体围3.60米;西辟邪身长3.07米,高3.02米,体围3.07米。两辟邪基座...
江苏省南京市南朝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刻。萧秀墓南向偏东40度,墓前神道石刻现存3种8件(石兽二、石柱一、石柱础一、石碑二、碑座二),是迄今南京地区六朝陵墓前石刻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第四对石碑碑身剥蚀严重,正面碑文难辨,碑阴尚有门生官吏1300 - 心游迹于20240706发
萧秀(475年-518年),字彦远,是梁文帝第七子,齐时代官至太子舍人,梁代封安成郡王,天监十七年去世,时年44岁。按照刘备的说法,是属于夭亡。 现在萧秀墓前石刻三种八件,辟邪两只,东西相对;石柱一对,东西各一,东边仅剩柱子底座,西柱柱头圆盖及小辟邪已失。柱额上题刻“梁故散骑常待司空安成康王之神道”几个字...
南朝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刻遗存极为丰富、布局十分完整,是南朝陵墓石刻中的代表作品。不仅有代表萧梁时代典型的高大辟邪两尊,同时还包括石柱1对(其一柱已失),石碑4尊(已失两尊)。因当时萧秀幕府中的名士王僧孺、陆倕、刘孝绰、裴子野等都为他撰写了文才极佳、“咸称实录”的碑志文,使人难以抉择,最后决定四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