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一部个人史》 作者:[英]蒂莫西·加顿艾什 丛序理想国译 “如果没有翻译,”批评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曾写道,“我们无异于住在彼此沉默、言语不通的省份。”而作家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回应说:“翻译不仅仅是言词之事,它让整个文化变得可以理解。”这两句话或许比任何复杂的阐述...
(英)蒂莫西·加顿艾什创作的文学小说《档案:一部个人史(新版)》,已更新23章,最新章节:第23章 注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轻的蒂莫西·加顿艾什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之下的德国,分别在东、西柏林停留数年搜集资料,但没想到,他在东德的行踪被认为是间谍活动,并被秘
文/王栩(作品:《档案:一部个人史》,[英]蒂莫西·加顿艾什著,汪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斯塔西”(Stasi),东德国家安全部略带贬义的简称(正式简称则是MfS)。这里的略带贬义,是蒂莫西·加顿艾什在其著作《档案:一部个人史》里对东德国安部调侃式的认识。“调侃”一词其字面所呈现出的玩笑意味让一段沉...
最新更新 :M译丛套装02:档案:一部东欧、秘密警察与希望的个人史(套装共3册)共3本书,包括《档案:一部个人史》《布达佩斯往事:冷战时期一个东欧家庭的秘密档案》《回访历史:新东欧之旅》。《档案:一部个人史》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轻的蒂莫西·
不过,这本《档案,一部个人史》倒是挺有意思的。如果你看过电影《窃听风暴》,那这本书会让你更有画面感。电影里,窃听的故事主要是从秘密特工的视角展开,而这本书则是从被监视的对象角度出发,去探寻当年的真相。书里有个细节挺有意思的:故事中的“我”核对被监视档案的时间线时,发现自己当年的日记本也在其中...
阅读《档案:一部个人史》的过程中,很难不联想到2006年荣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窃听风暴》。电影讲述的是1984年的东德,特工魏斯曼奉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和他的演员妻子克里斯提娜的生活。在监听的过程中,原本冷酷无情的特工对剧作家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好奇于剧作家的生活,沉迷于窃听器听到的东西:那个用文学...
在两德合并后,德国人公开了东德负责国家安全的特务机构——斯塔西的一切档案。这一举动是惊人的,同时也象征着德国人彻底和专制黑暗的过去决裂。加顿艾什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档案,他依稀回忆起和东德一位女性共度春宵时,女士将正对街口的窗帘拉开,是否她也是特务?于是加顿艾什走向了探寻真相之路。 加顿艾什自己身为英国人...
当两德统一后,东德的秘密警察档案开放,这份“作战性个人管制档案”再次给经历那个时期的东德人民带来深刻影响。 “斯塔西”不只监控有嫌疑的外来人员,他们还监控自己人——每一个东德国民。这份档案被公开的消息发出,100多万人提出申请,想要看看“斯塔西”有没有关于自己的档案,其中又有近50万人确实看到了这种材料。
📜《档案:一部个人史》这本书,看似只是一本关于历史的档案,但实际上它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就像考古学家揭开尘封的古墓一样,我们不知道这股新鲜空气会如何影响那些被掩埋的历史。😱当历史的尘埃被拂去,人们内心的恐惧也随之而来。为了摆脱体制的怀疑,人们会表现出合作的态度,喋喋不休地提供所有无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