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可能是桓范的后裔,但目前并无确凿证据显示他们是直系血亲。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详细阐述: 一、桓范与桓温的家族背景 桓范:曹魏时期的重臣,出身于沛国桓氏家族。他深受大将军曹爽的尊敬,并在曹爽与司马懿的权力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在高平陵之变后,桓范因支持曹爽而遭到司马懿的诛杀,其家族也因此受到牵连。
看了百科谈到桓温是桓范之后~但是高平陵之变桓范不是给司马懿族灭么?桓温是桓范之后有何根据? 送TA礼物 1楼2013-04-14 01:12回复 Gue 谏议大夫 11 应该同是谯国桓氏的人,三国志和晋书貌似都没说桓范被族诛? 2楼2013-04-14 07:52 回复
345年,34岁的桓温成为新任荆州刺史,他终于有了一块可以大显身手的地盘,还掌握了长江中上游的兵权。桓温最直接的立功方式是打仗。二十余年,桓温亲率大军数次出征,立下赫赫战功。随着权势和名望的不断提升,桓温篡位称帝的心思越来越强烈。他三次出兵北伐,希望以此建功立业、赢得民心,为实现政治抱负打下坚实的基...
桓温为了转移北伐败于慕容垂的责任人,和为自己日后登基做准备,只有废掉司马奕以谢天下。活该司马奕倒霉(虽然和老祖宗同名,但本事差太多),公元371年,桓温以皇帝失德(同性恋)为由,入宫见褚太后要废掉司马奕,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褚太后深知现在是桓温当家,让自己授权签字,已经是给皇室面子,如果给脸不要...
桓温的曾祖父桓楷,字元则,为曹魏济北相,很可能是 桓范(字元则)的亲弟弟,或者从弟。 桓楷要么早死,要么在桓范被诛三族时一同被杀,要么只是从弟、免于诛连。 无论哪一种,不影响桓楷的直系后代(或者宗族安排的嗣子)继续出仕西晋、东晋。参看诸葛诞(诸葛恢)、毌丘俭(毌丘奥)、高阳许允(许猛)、以及邓艾的后...
这个人就是桓温,桓范的后代。桓温背负着家族的血海深仇,经过多年的养精蓄锐,终于获得了晋明帝司马绍的赏识,成为了晋明帝的驸马,光芒万丈。桓温除了嫁接皇室之外,他本身也是一个杰出的人物,文武双全,在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中独领风骚。特别是在消灭成汉的过程中,桓温以其聪明才智,收复了蜀汉的广大地区。然而,...
位列九卿之一,位高权重,自然不可能是桓楷之父。东晋末年桓温之子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建立桓楚政权。如果桓范是桓玄的先祖,他连司马家的皇帝都敢废,怎么会不为先祖昭雪,替桓范平反,来增加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况且桓温与桓玄从未提到过自己是桓范的后人,也从未以桓范后人自居,由此可知桓温、桓玄绝非桓范之后。
桓温,桓范之孙,出自龙亢县。晋成帝时,桓温迎娶南康公主,逐渐掌握大权。桓温迁使持节、安西将军、护南蛮校尉,灭亡成汉,掌握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最终成为东晋大司马。四、桓玄的挑战与覆灭 桓温晚年欲夺取东晋皇位,但第三次北伐失败声望受损,未能如愿。桓温病逝后,为儿子桓玄打下基础。桓玄消灭政敌,夺取朝廷大...
到了这个时候,桓温终于可以开始复仇了!他终于可以开始做一件桓家几代人都想做的事情!这件事,就是篡位!正如他自己所说,自己这么大优势还不篡位。那估计以后自己都没脸见祖先了。于是在这之后,桓温带兵入朝,逼退了皇帝司马弈,自己立了一个傀儡皇帝晋简文帝。但是这个晋简文帝,也是一个挺有骨气的皇帝。
桓温,名叫元子,来自谯国的龙亢。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将领,宣城内史桓彝的儿子,心怀壮志,总梦想创下非凡的功业。可惜,在政治的较量里,他没能笑到最后,最终走上了自我了断的路。他的离去,不光让自己丢了性命,还使得家族再次蒙上了不光彩的污名。桓范的才智本足以让他及其家族赢得荣耀与显赫地位,但遗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