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得知刘裕起兵后,连续派出大军讨伐,但都被刘裕击溃,不久之后,刘裕攻破建康,桓玄仓皇逃往荆州。刘裕随即挥师西进,与桓玄再度交战,最终,桓玄大败,乘坐战船逃往益州,结果被益州水师击败,益州都护冯迁登上船斩杀了桓玄。桓玄败亡后,刘裕迎回了晋安帝,恢复了晋室正统。刘裕也因为这种对一个王朝的再造之功,...
桓玄熬出头之后,便开启了阶级鄙视链,从骨子里看不起一把年纪还出来当捞男的杨佺期。这就让一把年纪还在名利场打拼的杨佺期很受伤,小兔崽子,我是跟你爸混过的老资格,你咋就不知道尊重人呢?于是,便跟殷仲堪商量要暗杀桓玄。玄愈自矜倨。杨期为人骄悍,玄每以寒士裁之,期甚恨,密说仲堪以玄终为患,请于...
桓温的儿子桓玄抢了皇位,说白了就是地方上的军阀起兵打进京城,自己当了皇帝。桓玄最后为啥会输呢,主要还是因为他太过分,把北府兵里那些大领导都给清理掉了。桓玄是大佬桓温的儿子,可正因为这样,朝廷对他特别小心,生怕又冒出个像桓温那样厉害的人物。所以,对桓玄这家伙,朝廷要么安排个没权力的闲差,要么给...
402年新年那天,正好孙恩叛乱被平定俩月后,东晋朝廷发了个诏书,把荆州刺史桓玄的过错一一说了出来。接着,朝廷让尚书令司马元显当上了骠骑大将军,还给了他征讨大都督和都督十八州军事的头衔,并且赐给他黄钺。又让镇北将军刘牢之当前锋都督,前将军谯王司马尚之带领后卫部队,一块儿去攻打桓玄。这事儿一看就...
至此,桓玄离篡晋的最终清路只差一块忌惮的绊脚石了,那就是刘牢之和北府军。感觉时不我待的桓玄在掌权后第一时间就下令调任刘牢之为会稽内史。刘牢之如梦初醒,终于知道桓玄要剥夺自己的军权了。元显既败,玄以牢之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牢之乃叹曰:始尔,便夺我兵,祸将至矣 其子刘敬宣骗过桓玄回到...
392年,王忱病死任上,晋孝武帝司马曜打算以皇后之兄王恭接任,王恭与王忱是同族,所以桓玄对王忱不满...
位列九卿之一,位高权重,自然不可能是桓楷之父。东晋末年桓温之子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建立桓楚政权。如果桓范是桓玄的先祖,他连司马家的皇帝都敢废,怎么会不为先祖昭雪,替桓范平反,来增加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况且桓温与桓玄从未提到过自己是桓范的后人,也从未以桓范后人自居,由此可知桓温、桓玄绝非桓范之后。
元兴年号是东晋为了讨伐军阀桓玄特意改的,桓玄杀入京城夺权以后,怎么还能接着用呢?于是元兴元年(402年)被改回隆安六年。桓玄随即又代表朝廷改元大亨。晋安帝不辨寒暑,不可能亲自主政,所以朝廷谁说了算,懂的都懂。桓玄主动辞让了丞相及荆江徐三州刺史,以兄长桓伟出任荆州刺史、桓脩为徐、兖二州刺史、堂兄桓...
桓玄就不是个当皇帝的料,他“篡盗之后,骄奢荒侈,游猎无度,以夜继昼”,不仅如此,他还“人士有法书、好画及佳园宅,必假蒱博而取之”,就是贪财,好东西他都要。这样的人能当皇帝?那真是扯了。所以,桓楚政权能被刘裕推翻,也是正常的事。刘裕曾经说过,桓玄若能好好的当臣子,咱们就跟着他干,要是不能,就...
篡晋立楚当上皇帝 除掉司马元显父子,对于c皇帝司马德宗,桓玄一点也不把他当皇帝看了。 为了独揽大权,桓玄迫不及待地矫诏加自己总百揆、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同时又假黄钺、羽葆鼓吹、班剑20人,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4人,甲仗200百人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