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藏扎囊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北岸,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桑鸢寺,是西藏的第一座寺庙,旧称"乌登勃来"。其建筑主要源于7世达赖时期的大规模重建,最初的建造可以追溯到唐朝大历年间。"桑鸢"在藏语中象征着"不可思议",见证了西藏僧侣剃度出家的历史。尽管历经火灾,现在的桑鸢寺虽已不同于初建时的风...
桑鸢寺,这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坐落在西藏山南扎囊县境内,其创建可以追溯至公元762年,耗时17年于779年正式落成。它是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佛法僧齐聚的寺庙模式的诞生。据说,莲花生大师亲自测定寺址,而寂护大师则负责了整个建筑的设计,由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了奠基仪式,这标志着桑鸢...
历史知识> 桑鸢寺 一作桑耶寺。在今西藏拉萨东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吐蕃赞普墀松德赞时修建(一说建成于779年,一说799年)。其形制仿印度欧丹富多梨寺(一说仿印度那烂陀寺),糅合藏、汉、印度建筑风格,主殿上中下三层,分具藏、汉、印度建筑形式,其相配的建筑群亦多兼具相同色彩,故又称三样寺。全体建筑设计...
而这里也是一个“佛教圣地”,人们称其为承德“桑鸢寺”。为什么有这个外号,因为当时的清朝,平定了两次次叛乱,成功之后为了纪念这次的胜利,带上了许多的贵族在避暑山庄之中为他们设宴款待,再后来就建立了这一个寺庙。而当时的王朝比较信奉藏传佛教,所以也就模仿当地的“桑鸢寺”建立了这一个寺庙。而这一个寺...
历史地名> 桑鸢寺 亦称桑伊寺、萨木秧寺。即今西藏扎囊县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寺。建于唐大历十四年(779),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桑鸢寺相关 三余镇 三希堂 三谷守捉城 三岔 三岔儿堡 三岔口 三岔口堡 三岔川 三岔子 三岔关 三岔坝镇 ...
桑鸢寺的建筑设计巧妙地融入了佛教的宇宙观,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如同佛经中的大千世界。中心的乌策大殿象征着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其宏大壮观体现了佛教的崇高地位。太阳殿和月亮殿则分别代表宇宙中的日、月,寓意光明与和谐。乌策大殿的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守护着寺内的宁静与秩序。大殿周边,四大殿...
桑鸢寺 摘自:佛学大词典 西藏名Bsam-yas 。全名 Bsam-yas mi-h!gyur Ihun-gyisgrubpah!i gsug-lag-khan%。又称桑伊寺、桑耶寺。位于拉萨(藏Lha-sa )东南方,雅鲁藏布江(藏Tsan%-po )北侧之近郊,为西藏最早创建之寺院。唐大历元年(766),乞栗双提赞(藏Khri-sron%-lde-btsan )为镇护西藏国而建。
采录桑鸢寺羌姆迈开山南地区民舞《集成》第一步
普宁寺,俗称大佛寺,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了准噶尔蒙古台吉达瓦齐叛乱,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清政府依照西藏桑鸢寺的形式,修建了这座寺,是乾隆时代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普宁”,普天下安事意,表明清政府希望天下永远太平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
外八庙之普宁寺,始建于乾隆朝,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7.21米,是世界最大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记得仓嘉央措诗的里说:那一世,转转山水转佛塔,不修为来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