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盾蚧,也被称为桑白蚧或桃介壳虫,是一种属于盾蚧科拟白轮盾介属的昆虫。其雌成虫呈橙黄或橙红色,体扁平卵圆形,长约1毫米,腹部分节明显。这种昆虫在我国的地域分布很广,从海南、台湾至辽宁,包括华南、华东、华中、西南的多个省份都有发生。在福建省,桑白蚧也是一...
桑白盾蚧学名: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Targioni-Tozzetti)。又称桑白蚧。同翅目,盾蚧科。雌成虫体长1.5毫米,梨形,橘黄色。雄成虫体长0.65毫米,橙红色,前翅无色透明,有翅脉2条,后翅退化为平衡棍目录学名: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Targioni-Tozzetti)。又称桑白蚧。同翅目,盾蚧科。雌成虫体长1.5毫米,...
(资料性)桑白盾蚧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A.1 识别特征 A.1.1 雌成虫 通常微呈圆形,体色橙黄或黄色,体表被蜕皮和分泌物组成的白色或灰白色盾状介壳(见图A.1)。介壳圆形,直径2 mm ~2.5 mm ,略隆起,有螺旋纹,灰白至灰褐色,壳点黄褐色,在介壳中央偏旁。雌性介壳由第1龄和第2龄若虫的两层蜕皮和...
桑白盾蚧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了解其生活习性,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详细的防治方法:🌿 检疫工作 桑白盾蚧可以通过苗木和接穗传播。因此,加强植物检疫至关重要。在移植或运输苗木(或接穗)前,必须进行检疫,防止带虫种苗的传入。🧹 人工防治 及时清除虫害。春季树木发芽前...
首先,确保检疫措施的有效执行。桑白盾蚧可通过苗木传播,因此在引种和移植时,必须严格进行植物检疫,避免带虫种苗引入,防止病虫害扩散。其次,人工管理也是防治手段之一。春季发芽前,使用硬毛刷清理枝干上的雌成虫,配合修剪病虫枝,销毁处理。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虫滋生。合理施肥,...
桑白盾蚧的综合防治 桑白盾蚧,又名桑白蚧、桑盾蚧、桑拟轮盾蚧,同翅目盾蚧科。 分布于我国各地,亚洲其他区域、欧洲、美洲、大洋洲也有分布。主 要寄主国槐、白蜡、椿树、木槿、合欢、桑树、桃树、苹果、杏树等 多种园林植物和果树。 防治方法加强植物检疫。介壳虫活动能力弱,其自身的传播扩散 有限,分布较集中。
根据调查,桑白盾蚧在阿克苏市一年发生1~2代,每头雌桑白盾蚧繁殖能力极强,因桑白盾蚧个体小,隐藏在树皮缝隙、树梢处,不易被发现,并且桑白盾蚧外表都有一定的保护蜡层,受气候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小,一旦侵入果园,很快就能适应新的环境,迅速繁殖蔓延,造成新的危害。
主要通过桑苗远距离传播。①加强检疫,防止通过桑苗传播桑白盾蚧。②合理密植,开沟排水,整枝修剪,使桑园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桑白蚧的发生。③冬季或早春桑芽萌发前人工抹杀树干和枝条上的越冬雌成虫。④在桑白盾蚧雌虫产卵后期或若虫盛孵(淡红色)时,用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0%亚胺硫磷1000倍...
桑白盾蚧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A.1识别特征 A.1.1雌成虫 通常微呈圆形,体色橙黄或黄色,体表被蜕皮和分泌物组成的白色或灰白色盾状介壳(见图A.1)。 介壳圆形,直径2mm~2.5mm,略隆起,有螺旋纹,灰白至灰褐色,壳点黄褐色,在介壳中央偏旁。雌 性介壳由第1龄和第2龄若虫的两层蜕皮和1层丝质分泌物重叠而成(见...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桑白盾蚧经历四代生命周期。冬季,受精雌成虫寄宿在枝干上度过,随着2月果树萌动,它们开始吸取树液为食,虫体随之迅速增长。这个时期大约从2月底至3月中旬,是越冬成虫产卵的高峰阶段。第一代和第二代若虫孵化相对整齐,而第三代和第四代的孵化则不那么同步,存在世代重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