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县志(pdf X页)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 第一节 交 通一、 陆 路古 道 桐城古道历史久远, 素有 “ 七省通衢”之称。明清时, 起 (经) 自县治的古道有北大道、 南大道、 西南大道、 东大道和西北大道。北大道为安庆府北往京师的过境驿道, 又称京道, 由县治东祚门—紫来桥—县前铺—陆家山...
新编《桐城县志》无疑会起到这样彰往昭来、经世致用之效。它不仅为我们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一份朴实生动的乡土教材;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了解桐城、宣传桐城、建设桐城,提供了一部有效的辅治之书。古人云:“治郡县者以志为鉴”。我们热忱地期望供职此方的公务人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此志为鉴,...
城关镇为中国共产党桐城县委员会、 桐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是全县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第二节 建置沿革夏 属扬州之域。商 属扬州之域。周 置桐国 为楚附庸 敬王十二年 前508 夏 桐叛楚 属吴 越灭吴后 属越 显王三十六年 前333 楚灭越 桐国再度附楚。秦 为舒县 隶九江郡。西汉 初为枞阳县 隶庐江...
桐城县志 望江县志 宿松县志 桐城县志 二卷。明陈勉修,许浩等纂。陈勉,字希勉,浙江黄岩县人,由乡进士任广信顺天儒学司训,明弘治元年(1487)初迁桐城知县。许浩,浙江余姚人,明弘治初年任桐城教官。桐城旧志久阙,《大明一统志》虽载桐城之事,亦不满一简。慨县志之不修,惧文献之无征,故知县陈勉与邑人共议创...
一是明弘治三年(1490)《桐城县志》,2巻合订本,38目,知县陈勉主修,儒学训导许浩编纂。 二是清顺治十四年(1657)《桐城县志》,全志10钢、49目,知县石朗主修。该志主体部分散佚,仅存序文8篇。 三是清康十ニ年(1673)《安庆府桐城县志》,8册、8卷、26目,知县胡必选主修,教谕赵君访编纂。
桐城县志..九年(1636)十二月,贼由黄麻至潜山,明年正月至桐,潘可大守桐,史可法守皖。(先是贼之至也,沿途剽掠而已。至是深山大泽,乡村聚落,皆贼骑充斥,人死无算。近山,逃入深林丛薄,天雨冻死。又或因小儿啼声,
庞大将军的诞生地--..云济寺离桐城很远,按照距离比例,桐城图包括不下来。除非写意。现在的云济寺在岳西县境内,距离桐城38公里。胖鱼一晚上装着头颅赶马车到桐城,还是山路。这确实有点玩命。
东称东作门, 东偏称向阳门, 南称南薰门, 西称西成门, 西偏称宜民门, 北称北拱门。 清末, 全城有大小街巷40余条。因拐弄里巷较多, 故有 “ 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说。城内主要街道有北大街、 西大街和南大街。北大街从东作门往西, 西大街由西成门往东, 于桐城中学堂 (今桐城中学) 门口交会...
☉桐城长时间属于庐江郡,桐城方言多与庐江方言雷同。就说这“庐”,两地都读作“鱼”。当然庐江郡并非指今天的庐江县。 ☉县志中多处说到的豫章,是指今天江西南昌附近之地。 ☉桐城处于强地震带,但明末清初发生了数次强地震,现在是不是会安稳一些?记得20世纪70年代搞防震,到处搭防震棚,但久等不震,最后只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