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桃花汤2功效与作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五脏风壅,膈实不宜,大便秘涩, 桃花汤2【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七。【组成】桃花(干者)6克甘遂(炒)7.5克郁李仁(去皮、双仁,别研膏)海蛤(捣碎,炒)枳实(去瓤,麸炒)大黄(锉,炒)各15克木香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各7。5克【用法】上八味...
桃花汤的组成有赤石脂,干姜,粳米。本方主用于伤寒少阴病,下利不止,大便带脓血,小便不利者。对杂病下焦虚寒证,大便滑泻日久不止者,亦可用本方,涩固止泻。 现代临床工作中用这张处方随证加减,治疗西医学的慢性结肠炎,结核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等病,久泄难愈,出现肾脾两虚证者常取得满意效果。 本方以赤石脂质重...
在临床运用时,不能仅以赤石脂有一定收涩作用'断本方爲固涩剂,而应认爲是温里剂更切合,其中赤石脂、粳米补益脾土:乾姜温中固肾,全方具有温运脾肾阳气,枢转中下焦气机之功。不仅用于便脓血一证,对临床表现爲小便不利的单腹胀、癃闭'用他药无效时投予桃花汤往往奏效。
这时候呀,一般的止泻药或者温脾肾的药物都使不上劲儿了,就得用桃花汤来解决,《伤寒论》里面写到:“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简简单单几味药材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咱们来研究研...
【方剂名】桃花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赤石脂(一半全用,一半筛末)一斤(20克)、干姜一两(12克)、粳米一升(15克)。 【用法】汤剂,水煎服,每日2剂。 【功效】温中涩肠止痢。 【主治】主治虚寒久痢,下痢不止,便脓血,色暗不鲜,日久不愈,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
桃花汤的药方 组成 赤石脂25g干姜6g 粳米25g 桃花汤的功效 功用 温中涩肠止痢。 主治 虚寒痢。下痢不止,便脓血,色黯不鲜,日久不愈,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
【方歌】 桃花汤中赤石脂,干姜粳米共用之,虚寒下痢便脓血,温涩止痢最宜施。 主治与功用 【主治】虚寒痢。下痢不止,便脓血,色黯不鲜,日久不愈,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 【功用】温中涩肠止痢。 方解 君药: 赤石脂(重用)温涩固脱以止泄痢。
桃花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中的赤石脂色赤白相间,别名桃花石,加之本方煎煮成汤,其色淡红,鲜艳犹若桃花一般,故称桃花汤。治久痢不愈,便脓血,色黯不鲜,腹痛喜温喜按,舌质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现用于痢疾后期、伤寒肠出血、慢性肠炎、溃疡病、带下等属于脾肾阳虚者。患者信息 患者:宋女士 ...
桃花汤 文/敏敏 桃花汤,出自《伤寒论》为固涩剂,具有温中涩肠止痢之功效,主治虚寒血痢证。下痢日久不愈,便脓血,色黯不鲜,腹痛喜温喜按,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是治疗少阴下利便脓血的主方。 这个药方之所以称作“桃花汤”,其实是因为赤石脂,这味药材的颜色就是桃红色的,煮出来的汤剂也是桃红色...
【11.27】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匙,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11.28】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方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