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格萨(斯)尔》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多个民族,藏族人民称之为《格萨尔》,蒙古族人民则称其为《格斯尔》,统称为《格萨(斯)尔》,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活态民间史诗之一,至今仍在人民群众中通过口述、说唱等形式广为流传,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化...
《格萨(斯)尔》史诗: 中华文化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代代相传2019年7月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博物馆,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并同《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
格萨(斯)尔,这一宏伟的史诗,至今已发现藏文版本多达50余部,其中约30部尤为引人注目,诸如《天岭卜笼》《英雄诞生》等分部本,记录了格萨(斯)尔的传奇一生。同时,也有分章本流传,将格萨(斯)尔的主要事迹汇集在一册,如青海贵德分章本和拉达克地区的分章本,分别以五章和七章的形式呈现其英雄事迹。在...
约从1 8世纪以来,蒙古文《格萨(斯)尔》广泛流传于内蒙古科尔沁和巴林地区,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科尔沁《格萨(斯)尔》文本和巴林《格萨(斯)尔》。20世纪中叶,曲艺大师琶杰在蒙古文《格萨(斯)尔》故事的基础上,融合了东部蒙古族蟒古思故事...
格萨(斯)尔是一部流传于西藏、青海、甘肃等中国西部省区的经典史诗,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其历史源流、文化特征、艺术特色和演唱方式都深深根植于藏民族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这部史诗:1.历史源流 产生阶段:格萨(斯)尔的产生大约始于古代藏族氏族社会开始瓦解至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的...
格萨(斯)尔,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新疆地区地方传统民间文学。 格萨(斯)尔主要描写了雄狮国王格萨尔以大无畏的精神率领岭国军队南征北战,降伏妖魔,抑强扶弱,救护生灵,使百姓过上安宁日子,晚年重返天国。史诗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俚语,具有雄浑壮丽、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内蒙古自治区时,在赤峰博物馆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并与《格萨(斯)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巴扎木苏等亲切交谈。 图片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格萨(斯)尔》 《格萨(斯)尔》是“中国三大史诗...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日前,由南开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的“南开-利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项目——‘格萨(斯)尔’史诗口传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工作坊”在天津举办。本次工作坊以“守护人类口传史诗巅峰之作,探索活态传承创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学者、非遗传承人及相关领域工作者,开展交流互鉴、...
01:02 【简介】15日上午,正在内蒙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博物馆亲切接见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格萨(斯)尔》是什么?戳视频了解一下! 记者:谢环驰 编辑:周圆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作者最新文章 领事提醒:赴比利时公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今年上半年全国“扫黄打非”案件共查办1800...
《格萨(斯)尔》是一部在藏、蒙、土、纳西等民族中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迄今世界上最长的活态史诗,国际上有人称它为“东方的荷马史诗”。它主要讲述了格萨尔王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造福百姓的故事。这部规模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世界文学名著,综合反映了藏民族历史、社会、宗教、风俗、道德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