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朗和乡是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东部,东部和东南面与景洪市接壤,西南面和西部与勐混镇相连,西北部与勐海镇交界,北抵流沙河与勐宋乡隔河相望,属纯山区农业乡。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格朗和哈尼族乡是勐海县唯一的哈尼族乡,乡政府驻地-黑龙潭,距勐海县城28公里,距州府景洪32公里,距省城昆明826公里。全...
勐海县大力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来,格朗和乡积极探索构建文明实践长效机制,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比武”,切实解决群众自治作用发挥不明显、群众参与公共事业积极性不高等难题,有效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为推动全乡人居环境、基层治理...
1️⃣ 帕沙老寨🍵 📍 位于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是帕沙古茶山的源头之一。 🌳 整个古茶园绵延十多公里,面积约三千多亩,树龄多在200-500年间,植被茂盛,土地肥沃。 🍵 纯正的帕沙茶以清甜著称,海拔越高韵味越足。条索匀整、翠绿色泽、显著毫毛;汤色绿中带金黄、香气高扬、水路细软、回甘生津快。 💡...
近年来,格朗和乡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联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有关单位,聚焦农村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和特色文化,精心设计各类具有民族特点的活动项目。通过用好中央、省级彩...
勐海县大力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来,格朗和乡积极探索构建文明实践长效机制,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比武”,切实解决群众自治作用发挥不明显、群众参与公共事业积极性不高等难题,取得了...
为让节俭崇德成为文明新风尚,格朗和乡把遏制高额彩礼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突破口,积极推动“零彩礼”实践工作,并通过召开“火塘会”“院坝会”,借助传微信、拉横幅、放广播等方式,宣传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全民参与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在格朗和乡,像杨玉梅夫妇这样‘零彩礼’结婚的并不在少数。”格朗和乡...
位于勐海县格朗和乡山区的半坡老寨距村委会驻地8公里,距勐海县城24公里,生活在这里的民族以哈尼族为主。海拔1400米,全年降雨量在1500-175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6-18℃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山高谷深,植被茂密,加之常年云雾笼罩,是个神秘的雾区。当你穿过迷雾蒙蒙的山路,走进半坡老寨,映入眼帘的是色彩...
格朗和乡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该乡致力于重点生态林业工程,结合新植与补造、植绿与造景,全面推进面山、村庄的绿化工作,同时开展义务植树和绿美创建活动。南糯山村和帕真村荣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而格朗和公路则被评为省级绿美交通典型示范项目。在坚持“茶产业是格朗和...
坐落在勐海县格朗和乡帕宫村委会的三棵桩村民小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拉祜族村寨。走进三棵桩,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道路、崭新的房屋、圈养的家畜以及老百姓脸上发自肺腑的笑容,满是一幅欣欣向荣的画面。可谁又能想到,闭塞、落后、贫困,就是十年前三棵桩这座贫困村的真实写照。十年前的三棵桩村什么样?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