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舒敏《格古要论序》称其为“吴下簪缨旧族,博雅好古”。此书共分十三论。上卷有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有古琴、古砚、珍奇、金铁四论;下卷有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五论。每论又各分为若干子目,如古琴论下又分断纹琴、伪断纹、唐宋琴、古琴色、古琴样等子目;古窑器论下...
第一是柴窑,出北地,世传柴世宗时烧者,古曰之柴窑,但是柴窑现在学术界尚无定论,一部分学者认为是耀州窑,或者是阐述越窑青瓷 第二是北宋汝窑,出北地,宋时烧者,天青者贵。第三是官窑,宋修内司烧者,第四是哥窑,旧哥窑颜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第五是高丽窑,古高丽窑器皿色粉青,与龙泉窑相...
据明舒敏《格古要论序》称其为“吴下簪缨旧族,博雅好古”。此书共分十三论。上卷有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有古琴、古砚、珍奇、金铁四论;下卷有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五论。每论又各分为若干子目,如古琴论下又分断纹琴、伪断纹、唐宋琴、古琴色、古琴样等子目;古窑器论下...
格古要论 四库本 全书共三卷十三论。上卷为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为古琴、古砚、珍奇(包括玉器、玛瑙、珍珠、犀角、象牙等)、金铁四论;下卷为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五论。此书后来又由王佐增补为十三卷,题为《新增格古要论》,书成于天顺三年(1459)。王佐字功载,号竹斋,...
格古要论明曹昭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格古要论杂家类四杂品之属提要(臣)等谨案格古要论三卷明曹昭撰昭字明仲松江人其书成于洪武二十年凡分十三门曰古铜器曰古画曰古墨迹曰古碑法帖曰古琴曰古砚曰珍竒曰金铁曰古窑器曰古漆器曰锦绮曰异木曰...展开∨ ...
据明舒敏《格古要论序》称其为“吴下簪缨旧族,博雅好古”。此书共分十三论。上卷有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有古琴、古砚、珍奇、金铁四论;下卷有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五论。每论又各分为若干子目,如古琴论下又分断纹琴、伪断纹、唐宋琴、古琴色、古琴样等子目;古窑器论下...
曹昭“取古铜器、书法、异物分其高下,辨其真赝,正其要略,书而成编,析门分类,目之曰《格古要论》”。书成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共三卷十三论。上卷为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为古琴、古砚、珍奇(包括玉器、玛瑙、珍珠、犀角、象牙等)、金铁四论;下卷为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
《格古要论》全书只有一万二千余字,分三卷、十三论:上卷为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等四论,中卷为古琴、古砚、珍奇、金铁等四论,下卷为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等五论,共计201条。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一次序视为曹昭原书的安排,那么可以说,曹昭不仅已对“文物”这一概念形成较为清晰、完整的...
格古要论 [明]曹昭 撰 【提要】(臣)等谨案:《格古要论》三卷,明曹昭撰。昭字明仲,松江人。其书成于洪武二十年,凡分十三门:曰古铜器,曰古画,曰古墨迹,曰古碑法帖,曰古琴,曰古砚,曰珍竒,曰金铁,曰古窑器,曰古漆器,曰锦绮,曰异木,曰异石。每门又各分数目,多者三四十条,少者亦五六条。其于古今名...
《格古要论》是曹昭创作的公版免费书小说。文物鉴赏专著。三卷。明曹昭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据明舒敏《格古要论序》称其为“吴下簪缨旧族,博雅好古”。此书共分十三论。上卷有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有古琴、古砚、珍奇、金铁四论;下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