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部位】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和根茎。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大黄🌿 【药用部位】萝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 【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延胡索(元胡) 🌸 ...
单子叶植物根茎 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横切面不呈放射状结构,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无髓部;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 还要注意根茎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川芎、白术的油点等。还应注意少数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结构,如大黄的“星点...
甘遂、甘泽、重泽、苦泽、甘蒿、陵泽 本文收集中草药别名“果实种子类”151种,下一节分享“花类”中草药别名,敬请关注,收藏,转发!
远志: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嚼之有刺喉感。 人参: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 西洋参: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
根及根茎类中药 根茎:狗脊、绵马贯众(带叶柄残基)、骨碎补、拳参、黄连、升麻、北豆根、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重楼、知母(春、秋)、山药(冬季茎叶枯萎)、射干、莪术、姜黄、高良姜、根及根茎: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大黄(秋末-次春发芽前)、虎杖、威灵仙、板蓝根、...
以根茎入药:狗脊、绵马贯众(叶柄残基)、黄连、升麻、北豆根、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延胡索(块茎)、三棱(块茎)、泽泻(块茎)、香附、天南星(块茎)、半夏(块茎)、石菖蒲、川贝母(鳞茎)、浙贝母(鳞茎)、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天麻(块茎)、白及(块茎)。
接下来是马兜铃科的一些代表性中药,如“细辛”。其根及根茎常卷曲成团,横生的根茎为不规则圆柱形,根细长且密生于节上。细辛的断面呈黄白色,具有辛香的气味,同时带有辛辣和麻舌的口感。在蓼科中药中,“大黄”和“虎杖”的根及根茎特征明显。“大黄”的髓部可以看到“星点”环列或散在,而“虎杖”的根茎...
中草药以其独特的治疗功能在中医药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对于中草药的名称,除了其常用名称外,还有一些别名。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根茎类中草药的别名大全,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草药知识。 1.黄芪(学名:Radix Astragali) 别名:黄精、北五加、黄耆、黄皮、甘草头、白芪、钟乳草 2.当归(学名:Radix Angelicae Si...
采挖后要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进行干燥处理,平时习惯把支根称为“筋条”,根茎称为“剪口”,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可以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症状;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
地桃花可以说全身是宝,它的根茎和苎麻一样,有丰富的纤维,可以用来搓麻绳或供纺织品使用。除此之外它的根、叶均可入药,是一种极好的中药材。在《生草药性备要》中就有记载地桃花:“治跌打,根煲酒饮”。另外《广西中药志》一书中也有记载地桃花的根及茎治痢疾,叶敷疮及毒蛇咬伤等等。除此之外《 贵州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