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5年利用弹核碎裂反应发现11Li等一些核具有晕结构以来,从理论和实验上对这种核过程进行了许多研究,还建立了专门的次级束流线实验设备,通过这种核反应产生和研究了上千个新的核素,并选择有较大产额的不稳定核素,使其形成新的放射性核束流,用来研究或合成更丰中子...
恒星诞生于巨大气体云的坍缩,当氢气在引力作用下压缩并升温至数百万摄氏度时,核聚变便悄然开始。恒星一生的核反应链,正是从氢转变为氦的过程拉开序幕。在这个阶段,四个氢原子核(质子)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一个氦核,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这就是恒星持续发光发热的“秘密”。对于恒星来说,这只是核聚变的第一步...
在我们的太阳中,通常先发生衰变,然后再加上一个质子,产生铍-8,铍-8立即衰变为两个氦-4核,这个过程生成的氦-4大约占太阳氦-4总量的14%。 第三种方式,但在质量更大的恒星中(例如:O、B级恒星),质子与铍-7的聚变发生在衰变为锂之前,生成硼-8,硼-8首...
比如说,现在有一个α粒子在往前飞,在它经过原子核的时候,偏转角度为90度,这时候我们就能算出来,这个α粒子的碰撞参量为1.5×Z×10^-16米,这个Z跟刚才的一样,是原子核的单位电荷数。当然这个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这里就不说了。不过我们能够知道,要想α粒子的偏转角度大于90度,那碰撞参量就必须小于1.5...
质子有斥力,同性相斥,所以质子多了原子核斥力大,会导致原子核不稳定。 质子有3个缝隙: 2个正电子对外产生斥力,中间的缝隙无法插入中子。 1个负电子对外产生吸力,2边的缝隙可以插入2个中子。 这2个可以插入中子的缝隙叫中子位,可以理解为质子有2个接口。
核能是一种蕴含在原子核里的能量,这些能量可以通过核聚变、核裂变、核衰变等核反应过程释放出来,由于核衰变释放的能量相对很少,因此人类能够大量获取核能的途径,其实是核聚变和核裂变。简单来讲,核聚变就是两个或多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核裂变则是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轻的原子核,...
r过程、p过程和s过程:r是指快中子捕获过程;p过程是质子丰富过程,包括光核反应(γ,p),质子俘获反应(p,γ)和(p,n);s过程是慢中子捕获过程,包括中子捕获和电子捕获。 r过程: 超新星爆发形成大量中子,速度很快,发生快中子捕获,原子核一下可以吸收大量中子。核素在进行快中子捕获之后,如果短期内是不稳定的,则会...
原子弹是一种使用核裂变反应释放巨大能量的毁灭性武器。其制造过程涉及复杂的科学原理、高度精密的工艺和严格的安全措施。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原子弹的制造全过程。第一步:核材料的获取原子弹的核心是核材料,通常采用高浓缩的铀-235或钚-239。这些材料在自然界中只占极少数,因此必须通过浓缩或合成来获取足够...
上图就是就是太阳中核聚变的过程:两个氢原子核聚变生成氘,氘与氢聚变生成氦3,两个氦3聚变生成氦4,而有部分氦3会交换到太阳表面随着太阳风扩散到太阳系内,而月球因无大气遮挡在表面沉积了大量的氦3,当然同理水星也是,但月球距离我们最近!而氦4则更稳定,在现阶段的太阳并不能燃烧,等着未来氦闪吧!当...
1、α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2、β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β粒子(电子或者正电子),分为β+衰变(释放正电子)和β-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