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传红介绍说,美国第一次在NIF装置上实现了核聚变“点火”后,他们首先要验证这种“点火”是可以重复的,只有重复验证后才可能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和经验。尽管目前实现了多次核聚变“点火”,但是整个系统的能量增益还需要提高。NIF装置注入1份激光能量,实际上消耗50份的电能,因为电转化为激光能仅有2%的效率,...
近几十年,可控核聚变技术在全球核能研究领域特别火爆,咱们国家就有两个很出名的“人造太阳”,分别是东方超环和中国环流三号。这两个装置在实验中取得了不少让人惊叹的聚变科研成果。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加拿大、英国、印度这些国家,都在搞核聚变研究,有自己的研究装置。但现在,说到点火试验过的、规...
35亿美元,可控核聚变点火终于成功!这个点火实验,是美国和欧洲几个最顶尖的实验室合作的成果。核聚变的点火,其实就是让两个氢原子核在超高温、超高压的条件下撞到一起,产生一个新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地球上咱还没法儿直接搞这么高的温度,所以得用各种办法来模拟这个过程。这个办法就叫做“激光...
【新智元导读】昨晚,发布会正式召开,LLNL实验室可控核聚变点火成功,人造太阳指日可待了? 酝酿了一整天的等待,可控核聚变的重磅消息终于被证实了。 在12月13日晚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能源部部长和LLNL的科学家们共同宣布了这项有关「无限清洁能源」的重大科学突破! 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实现了核聚变反应的净能量增...
JT-60SA是目前世界上最新、规模最大的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属于超导托卡马克性质的聚变实验堆,它的成功点火也是实用核聚变能源漫长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日本计划到2050年,也就是大约26年后建造一座示范性的核聚变发电站DEMO,JT-60SA乃至ITER对其都具有重大的探索意义。日本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曾经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去年12月14日,LLNL首次实现可控核聚变点火成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净能量增益,在科学上意义重大。核聚变是一种利用氢原子核在高温高压下发生融合,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这是太阳和恒星发光发热的根本原因,也是宇宙中最普遍和最强大的能量来源。这一能源生成过程几乎无污染,而其燃料主要是...
《科创板日报》11月2日讯 据中国科学报,近日,世界上最新、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JT-60SA成功点火,成为实用核聚变能源漫长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据《科学》报道,JT-60SA是一个由日本和欧盟共同合作建造运行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位于茨城县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JAEA)内。ITER计划欧洲执行机构——欧洲...
LLNL主任基姆·布迪尔(Kim Budil)表示,实现核聚变商业化可能需要数十年,核聚变技术还需克服诸多障碍,包括实现每分钟完成多次聚变点火,并拥有稳健的驱动程序系统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道指出,当前实现的“净能量增益”规模,远小于实现电网供电和建筑物供暖所需的规模。因此,科学家们将在下一步探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谷渝秋解释,聚变反应过程损耗能量,同时也产生能量。如果产生的能量超过输入能量,即有了增量。“LLNL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在于,它首次实现了核聚变点火能量增益大于1。”为此,这一过程有了经济性,未来就能用来实现诸如发电等的多种应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北京时间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了一项重大科学进展。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国家点火设施(NIF)的一个团队首次成功在可控核聚变反应中“点火”,即在实验中做到产生的能量大于输入的能量,实现“净能量增益”。“核聚变研究自 20 世纪 50 年代初就一直在进行,这是实验室中首次发现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