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状核 外形像老鼠尾巴,尾巴尖端与杏仁核相连;分为头、体、尾三部,呈 “C”形环绕丘脑的背、后及下表面(图2-22、图2-23)。尾状核损害后可出现肌张力减低或运动过多、过快等异常表现。 二、豆状核 豆状核包括壳和苍白球(外侧苍白球、内侧苍白球...
卢瑟福断定,放射反应不是化学变化,应该是原子核内部的变化。也就是说,原子核内部应该还有其他结构。
原子核内部结构可由核壳层模型部分描述,当质子或核子分别从各自最低壳层向上填充时,若正好填满某一个壳层,则称为质子或中子幻数,此时的核称为幻核。 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介子,以传递原子核内巨大的吸引力-强力,强力比电磁力强137倍,故能克服质子之间所带正电荷...
核式原子结构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该模型认为,原子是正电部分是一个原子那么大的、具有弹性的冻胶状的球,正电荷均匀地分布着,在这球内或球上,有负电子嵌着。
核壳是由一种纳米材料通过化学键或其他作用力将另一种纳米材料包覆起来形成的纳米尺度的有序组装结构。核壳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整合了内外两种材料的性质,并互相补充各自的不足,是近几年形貌决定性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催化、光催化、电池、气体存储及分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得到纳米...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近日首次通过实验证实在原子核基态中存在分子型结构。该研究于11月21日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铍-10原子核基态的分子型结构(图/李朋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等核子组成的量子多体系统,其半径只有原子的万分之一,但其质量却占比原子质量的99.9%以上...
玛丽亚·格佩特-迈耶(Maria Goeppert-Mayer,1906-1972)以原子核结构的研究成为史上继居里夫人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女科学家。玛丽亚·迈耶提出原子核具有类似洋葱一样的结构,物理学家泡利因此称呼迈耶为“洋葱圣母”(The Onion Madonna)。洋葱圣母的故事像洋葱一样令人流泪。2022年2月20日是她去世50周年的...
▏原子核的构成 在深入了解了原子的内部结构之后,我们将目光转向原子核的内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这两者通过强大的强相互作用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差无几,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8倍。然而,原子核的质量并不等于质子和中子质量的总和。实际上,原子核的质量要稍微小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两者使用的是相同的原子核,但束缚的粒子不同(一个为电子,一个为μ子),因此它们对核结构效应的敏感性不同,比较这两类实验结果即可提取出对μ子原子特有的核极化效应。为了增强可信度,作者还基于前人发展出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半解析模型,直接计算μ子原子中的核极化修正。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高度一致...